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实践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分析

2023-01-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婷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582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學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小学劳动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方向,教学目标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积极的创造精神、灵活的动手能力及强健的身体素质等。在教学内容层面注重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劳动课程教学中感受、探究、认知及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新时代实践导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重新优化梳理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创新内容、开展途径和评价手段,以此最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在新时代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时代教育体制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尚未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导致劳动教育的教学流于形式。在课程时长的设置过程中表现为敷衍,甚至部分教师、家长认为学生没有义务和时间参与劳动课程的学习,这一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较低。
   (二)劳动教育课程较为分散,实践形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固定,且在新时代也未能构建健全的教学体系,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实践性的教学意义。部分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将劳动教育纳入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中,但劳动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所占比例较小,很难很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和意义。
   (三)小学劳动教育主体较为单一,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当前,劳动教育的主体一般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环节,这三方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仍比较缺乏,家长认为小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其他的教育不应该过多浪费时间。这导致学生在劳动价值观的认知层面出现错误的理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因此,以实践为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践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途径
   (一)积极开发实践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基于实践导向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应积极开发和明确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意义和价值,学校应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劳动课程的教学意义和目标等设计和开发规范性、常态性及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中可以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区劳动”三大类的教学内容。其中生活劳动包括校园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一类可以与学校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及主题推荐意见,就劳动教育内容制订合适的选题和内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劳动教育。由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劳动日进行具体安排,包括劳动日的时间以及劳动内容的制订,内容涵盖校内劳动、家政劳动等方面。同时学校可以开发家务劳动清单,旨在帮助学生坚持每周在家劳动,周周有主题,事事有清单,让劳动成为常态。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劳动、校园工厂、科技劳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借助学校自身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农业劳动”的场所,同时学校应积极联系周边农业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劳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资源引进及自主开发,根据实际开发出包含木工、缝纫、纸工等内容的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室作为“生产车间”,由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操作。
   当然,也可以将科技与劳动融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大胆创造,在科技劳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也能提升劳动技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知到人类劳动形态正处于不断演进中,生产劳动形态在不断变化,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专业化和技术含量在逐步增加,当下及未来的生产劳动是无法依靠简单的体力劳动进行和完成的,从而更加热爱科技劳动。
   社区劳动包括走进社区和假期劳动实践。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劳动教育。学校每学期放假前与社会相关部门以及社区积极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展开劳动体验和劳动教育,通过社会多维实践场所,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方式。
   三大领域劳动课程和不同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将课程结构分为基础型、拓展型、进阶型。其中,基础型指向劳动意识的普及与认知,拓展型指向劳动习惯与生活劳动技能的培养,进阶型趋于高阶劳动素养及劳动价值观的进阶培育。学校在开发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应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顶层设计、内容框架、设计实施作为教学重点,不断对劳动课程进行优化、调整,着力在原有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寻找突破点,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形式上寻求创新点,,开发和实践创新的教学途径,构建开放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二)不断丰富和创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体,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首先,实践导向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和构建社会、学校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这就要求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以家务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鼓励开展亲子劳动活动,促使家长更好地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课程设置每学期安排班级开展“家政日”活动,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期初制订家政日活动主题,在家政日当天邀请家长来学校进班级与学生共同开展“包饺子”“做月饼”“包粽子”等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个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劳动教育课程有了家长的参与,不仅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家校协同落到实处。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