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发展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3-02-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黎建英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48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当前高中教学当中的主要指导思想,在此情况之下,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各高中学校以及化学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了化学教学工作当中。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是针对学生化学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同时也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化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高中化学教育方向也发生了调整,相关教育研究人员以及从业人员始终坚持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探索和研究。在以往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当前高中化学课程特点,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内容已经逐渐明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指的就是学生能够通过对事物展开观察,发现一定条件下物质表面的形态变化情况以及特点,并且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到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结构等。(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指的是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物质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并且这种物质变化是有条件要求的,还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即具备相应证据收集、推理能力以及模型认知能力,能够运用不同模型解释相应化学现象,还可以自主构建模型,以此辅助解决各类问题。(4)实验研究与创新意识。这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相应的实验过程,同时还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操作以及相关数据收集等,同时具备创新意识。(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生需要具备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并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不仅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而且还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大,不仅学习质量效果相对较差,而且解题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则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帮助教师实现对教学目标和培养重点的重新规划,不仅能够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同时还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具备化学素养,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对化学知识进行梳理。此外,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之下,还需要学生逐渐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高中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大,所学的知识内容较多,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精力有限,学习热情也相对较低,学习过程更像是完成任务。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则更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开发了情境创设这种新的方式。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在于将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连接在一起,以此改变学生对化学的刻板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是以实际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以此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化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在生活经验和对生活不懈的探索之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与酒有关的生活情境,如介绍与酒相关的文化、常见品种酒的酒精含量,以及咏酒的诗篇等,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酒的好奇心,进而顺其自然地引入教学内容。
   (二)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的课程,很多化学原理也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因此,化学实验在整个教材中的占比相对较大,相较于传统“灌输式”、单纯的讲学式教学方法,实验有着更为直观、明显的教学效果以及说服力。实践探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思考实验过程和原理等,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对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化学实验还有效转变了学生角色,增强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感,有效落实了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要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证据推理以及模型构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验证,加强学生實验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对实验操作标准程度等的关注,规范学生的实验意识,实现对学生科学精神以及责任感的培养。然后再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优化实验设计,进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考。
   (三)强化问题引导
   问题引导实际上就是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分析,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同时还可以借助趣味问题和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促进课堂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有着积极作用。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以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分类问题或者事例切入,,如“如何在超市中快速找到你想要购买的商品?”然后进一步进行提问:“试列举生活中分类的例子。”以此逐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其体会到分类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设置相应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和思考。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情况、规律为驱动问题,进而展开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相应问题,这不仅可以明确实验的目的性,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实践、思考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意识,使学生对化学能相关的社会问题、生活问题等进行客观判断,建立正确的能源观念。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