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融合信息技术培养核心素养

2023-03-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浩俊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614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动下,教师自觉将新手段、新技术、新资源应用于化学课堂上,力求推动化学课堂的提质增效、拓展转型与理念更新,为高中生创建趣味性、诱导性、主体性以及高效性的生命成长环境。教师在多维化教学实践中慢慢发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先进性与高效性,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借助高品质的认知与生命律动优化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信息技术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契合性
   (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趣味资源
   核心素养的科学培养离不开高中生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的主体支持,否则,核心素养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而信息技术能够为高中生提供趣味性与直观性都非常强的认知素材,能够持续不断地刺激与强化高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求知动机。
   (二)信息技术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直观资源
   化学知识是以研究微观世界、化学变化为主的课程内容,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深奥性与复杂性,进而形成一定的认知难度。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借助声、光、电三维信息表现元素为高中生提供直观化、形象化、简易化的认知途径。
   (三)信息技术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先进资源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整合性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最新代表。因此,信息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先进性、科技性与实用性,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先进资源,有效拓宽高中生的知识视野。
   (四)信息技术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新奇资源
   一般情况下,化学知识难以直接用肉眼看到,大都属于微观变化。因此,信息技术创设的直观认知机会能够为高中生输送大量未曾见过的新奇画面与神奇现象,自然能够极大地满足高中生的猎奇心理,借助新奇资源提升高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核心素养。
   二、融合信息技术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
   信息技术是化学教学告别“凭空想象”,走向直观认知的科技力量,能够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加速高中生的高效认知。
   (一)立足信息技术,营造趣味化教学氛围
   在化学课堂上,教学氛围能够对高中生的认知情绪、主体心理、情感体验、精神状态等生命元素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因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趣味化、新奇化、快乐化以及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动画展示能够为高中生提供直观认知的虚拟画面,因而化学知识中隐含的科幻画面以及高中生快乐学习的笑声必然能够在化学课堂上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氛围,开启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让高中生直观看到“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简略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再以此引入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直观认知机会,营造出轻松、高效、快乐的教学氛围。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入“焰色反应”,让高中生亲眼看看“金属”在高温下的“华丽外表”,如钡——黄绿色、钙——砖红色、铜——浅蓝色、钾——浅紫色、铅——绿等。最后,教师问高中生:“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高中生自然就会不假思索地说“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于是,教师开始为高中生提供一些化学知识来佐证“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让高中生看到“不假思索”的危害。因此,五彩缤纷的认知界面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有效强化高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求知动机,更为高中生积累丰富多样的化学知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立足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化教学方式
   在化学课堂上,教学方式决定着高中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过程,在高中生的课程知识学习与主体能力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创设直观认知、形象思维、深度探究的良好教学方式,借助直观化教学弱化课程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这样高中生就会获得一种直观形象、轻松简易的认知方式,自然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只能依靠教师的语言说教以及高中生的凭空想象展开,因而高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求知动机会慢慢遭到弱化,时间越长,负面作用就越明显。然而,多媒体设备能够让高中生直接看到“阳离子”与“阴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共存于水溶液之中。而且,一些特殊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不溶于水的新物质,如Ag+与Cl-、Ca2+与CO32-、Cu2+与(OH)-、Ba2+与SO42-等就会在水溶液中形成沉淀,脱离水溶液而存在。这样,直观、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画面就将高中生从“凭空想象”中解脱出来,亲眼看到虚拟状态下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因而非常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知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认知效果,也有助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立足信息技术,创造新奇化教学资源
   在化学课堂上,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辅助性素材,能够有效拓宽高中生的知识视野,提升探究深度,因而是高中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助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设备上为高中生展示微观世界中的化学变化、微粒聚散、分子运动、电子空间等新奇知识,借助直观认知与形象思维强化高中生的化学认知兴趣,催发高中生的认知热情与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引入教学资源,辅助高中生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教学资源中,教师为高中生提供了农村居民冬天取暖烧煤球的视频,高中生能够看到农民需要先用柴草点燃一些木材,再用燃烧着的木材去点燃煤球,以此明白催发煤球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需要有来自外界的“热能”辅助,而煤球燃烧以后能够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热量,并且煤球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要远远大于柴草与木材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也就是“断键吸热量”远远小于“成键放热量”。因此,教師引入的亲民性教学资源能够帮助高中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去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借助生活化教学资源可引导高中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推理,因而非常有助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发展。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