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甘肃 定西)
新课程改革涉及高中教学领域,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变革,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学需求,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已经不仅仅是专业化的培养,还需要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作为艺术形式中的一种,音乐的教学鉴赏能够促使学生提升情感体验,形成良好情操,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加强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一)教学方式单一大多数的高中音乐教学是在教室当中完成的,教师仅仅按照教材当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学生对专业化的课程知识难以理解,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师自顾自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教材当中的经典曲目,丝毫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新课改要求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但是基于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教师难以应用更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施教学,仅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播放一小段音乐,随后对有关曲目的知识进行讲解,无法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难以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需求,因而学生也无法在音乐学习中进行思考,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固化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这样的音乐教学往往呈现出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这是由于长久以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选取的教学曲目等与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年代差异,学生生活在现代化环境当中,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因此形成了相对个性的审美标准,且形成的个性、爱好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构建的教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艺术类的教学科目并不在高考考试的范围当中这个情况,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形成积极学习状态的同时,在课堂上也处于松懈散漫的状态,无法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受重视程度较低由于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学生、家长、教师乃至学校都未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未重视音乐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即使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环境当中,教师与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这样的固化教学理念,在潜意识当中仍旧认为文化课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音乐课,因此,不难发现,在大多数的高中当中,尤其是高三阶段,音乐课往往会被其他科目占用,家长排斥所谓“不重要”的音乐课程,严重影响到了音乐教学的地位,久而久之,音乐教师开展教学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二、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举措(一)构建多元教学内容当前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果,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内容难以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逐渐降低。教师需要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实际诉求开展内容上的创新教学,才能够形成相对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对高中音乐课程进行设计时,除了需要结合教材当中的既定内容,也需要注重高中阶段学生对多元事物的汲取欲望,这涉及教材的年代以及学生的专业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欣赏水平,构建高效课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过于专业,并且对年代久远的教材案例难以结合新视角进行创新,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接受相关教学内容。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快速地融入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相对完善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实践教学当中,结合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中音乐教材内容,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例如,第四单元关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教学,由于大多数的高中生日常对京剧的学习与鉴赏相对较少,因此,如若直接进行教学将难以保障学生快速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首先了解京剧的发源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生平,结合历史背景,为学生展示梅兰芳先生的生平以及著名的梅兰芳纪念馆。结合五四时期的历史,利用多媒体播放梅兰芳大师的京剧片段《木兰从军》,并深入讲解这一京剧曲目背后的深刻含义,梅兰芳大师所具有的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学生需要学习的伟大精神。通过教学,教师要使学生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形成初步印象,感受到京剧作为我国国粹的重要影响力以及研究意义。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京剧剧照以及影视作品供学生赏析,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研究,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做好辅垫。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