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丹
(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
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雪孩子》中,已经初步要求学生尝试采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章,因此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对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使其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语文。
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简单地说,某几个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字的都称为形近字。
形近字因为字形相似,一直是低段学生书写、认读的“绊脚石”,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之“形近字辨析”教学策略探究(一)形近字的分类要想分清形近字,首先要了解形近字的特点,然后进行分类。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在小学语文低段一类、二类字中出现的形近字,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己、已”。
第二类: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峰和锋”。
第三类:字形相近,读音不同,笔画不同,如“木和本”。
第四类: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似,如“幸、辛”。
(二)汉字“六书”,形近字辨析的前提“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容易混淆的字主要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形声字占很大一部分。要想分辨这些字,需要知道分辨的字属于哪一种,再联系形近字的类型,有机结合字形、字理、字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辨析,那么孩子们在运用时的错误率就大大降低了。
(三)字形字义巧入手,先找不同再思考1.汉字“放大镜”——我来找不同
针对形近字的区分,首先要让孩子发现形近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一环节的关键,一定是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表达。汉字“放大镜“环节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设置的。分析形近字的不同点主要从字的笔画、笔画的位置和偏旁部首这三个部分入手。
如“睛”和“晴”这两个字,右半部分都是相同的,左半部分部首不同。“轻”和“怪”这两个字中的右半部分是孩子们容易出错的部分。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右偏旁看似相同实则上下都有不同的地方。“秤”和“杆”这两个字同时出现在二年级上册课文《曹冲称象》中,这两个字一眼看上去字形相似,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随即,细心的孩子们又发现这两个字仅仅是看上去相似,其实左半部分的部首不同,右半部分的偏旁也不同。
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自己找出来的不同。让孩子们自己找、自己说不仅加深了对汉字字形的印象,更为之后运用多种方式辨别形近字打下了基础。
2.汉字“小童谣”——动手动脑齐思考
当孩子们能够发现形近字字形方面的不同时,针对第一、第三类形近字我们就可以自行创编一些汉字小童谣,帮助孩子们记忆。例如:
人、入:人字左右要对称,入字左边背得沉。
已、己:张大嘴巴己己己,半开嘴巴已已已。
根据小学低段孩子的识记特点,还可以让孩子们加上动作或手势来记忆。
(四)字理字义不分家,形声辨析我介绍在小学低段容易出现的形近字中,形声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形声字中的形近字,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1.汉字“小博士”——奇妙的形声字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不停地加深孩子们对形声字的认识。当一组形近字声旁相同时,我们要着重区分形旁的不同,区分形旁要从字理和字义入手。因此,我开展了汉字“小博士”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形旁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