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
(酒泉市北关小学,甘肃 酒泉)
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而言,应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应变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对以后的数学教育以及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并围绕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策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具体就是要实现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并保持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灵活的头脑,经过这样长期的有效教育,便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数学学习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缜密的思维,有些简单的数学定理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数学是容易接受但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继续深究的学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仅在生活当中找到数学知识也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达到教学“引进来、走出去”的目标,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同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相比,更需要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数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保证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深入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探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我的动力。在学生探究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学习也会有更加直观立体的认识。
二、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一)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与其给出个好答案,不如提出一个好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但要想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问题意识,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耐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互动,从而实现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目标,教师也能根据每位学生所反馈的问题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抛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例如,在教学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由哪些图形的集合,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通过矩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计算得出的方法。
(二)落实好“学展点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新的“学展点练”教学课题案例以动画、音频、PPT 等多种方式展现到日常课堂的“学展点练”教学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课堂“学展点练”教学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然后将很多相对较难理解的数学应用题问题作为课后思考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课后的难点问题交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问题分析,以解题方案提供者、解题计算者以及解题校验者的角色对难点应用题进行解答,然后在课堂中进行难点问题的讲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打造小学数学微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教育领域也在探索着更多未知的可能性,教学工具自古以来都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的有力助手,如戒尺、黑板等,而在科技实力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当左膀右臂。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类似于微课程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利用起来,积极探索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或工具。
(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相较于公式以及定理,学生更喜欢听它们背后的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时会感受到数学独特的理性美,而这些自然、和谐、缜密的理性美赋予了数学文化灵魂,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可以扫去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的倦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寻找数学中的美,深刻提升学生对美的本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