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初中音乐假声演唱高音歌曲的教学活动引导措施

2016-02-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假声演唱,是一种身体气息的有力流动,是扩展音域的最佳方式。利用假声唱高音是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假声;高音歌曲;课堂常规;基本常识;心理状态 
  假声,实是一种优美的嗓音状态,是一种深力度、高音流的演唱形式。运用假声演唱高音歌曲,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是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假声演唱高音歌曲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的演唱状态及表现总是呈现出诙谐的一面,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假声演唱高音似鬼哭狼嚎一般,从而致使演唱学生与观看学生不禁发出笑声,这种不经意的发笑行为严重扰乱了课堂的教学秩序,严重伤害了演唱者的内在自尊,所以必须对这种发笑行为给予规范和治理。 
  一、明确音乐教学的课堂常规 
  周密而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是确保教学有序进行的基本条件,明确的课堂规范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的必要条件。在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规范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落实音乐课堂聆听制度、演唱制度、观看制度等,让学生在各项制度的明确规范中自觉遵守课堂秩序,自觉尊重教师与其他学生的行为。教师要正面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意识,引导学生互相敬爱、互相体会。 
  二、落实假声演唱的基本常识 
  利用假声演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门深领域的音乐技能。在参与假声演唱高音歌曲的活动中,学生的发笑是由心而生的,是学生对假声演唱的一种浅层次认识,是学生未能真正进入假声演唱的真正状态。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向学生深入贯彻假声演唱的原理,落实假声演唱理念与技巧,让学生透彻地领悟到假声演唱高音歌曲的真实要领,,领悟到假声演唱的真实内涵。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假声演唱高音歌曲的优秀歌手,以正面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假声演唱的正确认知。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训练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学生的害羞、紧张等心理明显且强烈。作为教师,要以正面的语言积极鼓励学生,鼓励学生从害羞与紧张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引导学生克服害羞心理与紧张情绪,摒弃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困扰。教师要定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导示和训练,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主动参与假声演唱高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零负担的状态参与假声演唱训练。 
  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要求与范围,规范好音乐课堂教学的宽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活而不乱。 
  参考文献: 
  杨霞.把好“四关” 落实“堂堂清”[N].太行日报,2014-12-16 (S0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