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由一节课看新课改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推进作用

2016-03-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彻底扬弃了传统教材说理型、灌输型的方式。由一节课简述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课;推进作用 
  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彻底扬弃了传统教学说理型、灌输型的方式。下面,由一节课简述新课改对思想品德课的推进作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中,有一个知识点:介绍情绪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方法是由自己得出结论,通过灌输知识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行了。这种教法只能让学生单纯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学到的只是过于程式化,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成为被动学习的主体。 
  新教材的使用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同样是情绪的作用,教材内容、教法却完全不同。教材首先以图画的形式,逼真、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两位学生面对一场乒乓球比赛时的情绪表现,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讨论: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因为教材给出的画面能形象、直观地反应情绪的作用,学生积极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得出结论:情绪有两大作用,,一是积极作用,让自信、有勇气、乐观的同学在比赛中发挥了正常水平,获得胜利,这说明积极的情绪能让我们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发挥正常水平;二是消极作用,它让自卑、胆怯、悲观的同学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最终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消极的情绪抑制人的活动能力,不利于个人水平的发挥。通过新教材这一内容的安排,既可以改变以往灌输知识的教法,也可以让学生的地位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增加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接着课本安排了“相关链接”的内容,通过对法拉第故事的介绍看到,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积极、消极的作用,这一内容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增强拓展性思维,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可看到,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教材的设计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也有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下面的活动内容学生配合更积极。教材给出了一些活动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填写教材中的表格。教材对这一活动的安排突出了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完成教材设计活动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内容总结。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情绪的作用,明辨是非,让积极的情绪导之以行,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最后,教材用了一句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更明确地告诉我们,情绪对我们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引出了下节内容。教材的设计非常合理,连贯性也很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更新: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取代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思维定式之中。 
  通过这一节课,无论是从教材设计引发的学生地位、学习方式的改变,还是教师观念的更新,都可看出,新课改在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