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素质。面对目前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这样一门年轻和高速发展的学科,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对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不是单纯的演示操作,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使用情况是不一样的,照搬教材进行教学,课堂肯定是枯燥乏味的,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师需要重新整理教材,设计图文并茂、实例讲解、作品展示等教学内容的教案,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学生才会觉得信息技术课枯燥无聊,教师设计的内容与生活贴近,与学生学习水平接近,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与快乐,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比如,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在前半学期的教学中,基本是理论知识,教师应该针对枯燥的理论设计简单的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计算机,可以通过浏览器查询资料,可以通过小软件练习鼠标键盘操作等。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要优化教学设计,灵活、自然、巧妙地进行课堂调控,营造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活跃,从而会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自我实践中学生会尝到成功的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突出,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三、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促进课堂高效
目前,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辅助设备的普及,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高效,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考虑、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几个任务,各任务之间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最终形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完成具体任务,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让课堂充满动力和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
总之,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要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并达到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