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才往往比文才运用更直接,更具有实际价值。口语说话有助于人们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以此作为立身、处事、待人、接物、竞争、生存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口语表达训练愈显紧迫和必要。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渗透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得到提高。
根据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活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是口语训练的前提
对于初次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的学生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无话可说”和“紧张”,因此教师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扫除这两种障碍。首先,选定的说话题目要具体,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让学生“有话可说”。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讲解如何克服胆怯、怕羞、紧张、恐慌、自卑等心理知识。让学生明白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平时不善说话、不会说话,并非智力因素,而是由于训练太少、怕出错、缺乏自信造成的。最后,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个有心人,除了鼓励、诱导学生锻炼当众说话的胆量,更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激发起他们说话的勇气。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逐步由自卑、胆怯、紧张到敢说、想说、要说,循序渐进,调动培养其“说”的兴趣,从而克服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不敢说、不善说。
二、诱导学生走出说话困境,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见解是口语训练的基础
许多学生有说话的欲望,但常常感叹自己语讷口拙。教师可以当面启发他:敢不敢面壁而说?敢不敢对自己说?一次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讲台进行口语表演,不料他话没说出口,先窘得满脸通红。于是我问他:“你有自己的看法吗?”“有。”“那你敢不敢背对他们说?”他点头。我当即叫他面向黑板背对大家。那位学生马上消除了紧张情绪,准备好的口语表演内容基本顺畅地说出来了。这种因为自信心不强、害怕受到别人嘲笑、思路受阻而造成的困境,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用中肯的话语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才能为下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做好准备。
三、教给学生说话的技巧,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
口语表达中“有话敢说”是基础,“有话能说”是基本要求,“有话会说”才是口语训练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说话技巧。首先是语音和语调。不同的语音轻重位置、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语音语调的变化也会带来语义的变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准确运用语音语调。再次是语速的快慢急缓。语速的快慢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情感的表达语速各有所异,说话对象、说话内容、说话场合不同,语速更有所不同。此外是因说话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采取的措辞变化,争取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的说话,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这些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变得会说了。
但是能够话从口出,并不一定能出口成章。限于经验、阅历、临场发挥等因素,有人会中途“卡壳”,有人会词不达意……诸多毛病需要教师从思想、方法上“对症下药”,进行疏通引导。教师可帮助他们引出几种相关的话题,让他们有所取舍,顺“路”而说。对学过的文章,用新的目光做新的解读:我心中的孔乙己;于勒怎么做才不会遭别人嫌弃?这样的引路有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他们头脑中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转化为口语内容。
四、提供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搭建学生口语表演的平台是口语训练的途径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复述、概述、朗读、回答问题、情境对话、讲故事、抢答、讨论、致词、辩论、主持、演讲、答记者问、采访、口头作文、表演等等。口语训练可以结合课文,也可联系生活进行专项练习。如,当众把自己的烦恼事讲出来,大家出谋献策;谈自己对某部影视剧的看法。教师可以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他们分组展开。时间不宜过长,方式也可多样,力求活泼生动,不拘一格。面对未来的世界,学生脑海中可能会有无限幻想,现在把它变成口语:未来的课堂将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将来的电视机是什么样子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话题,学生往往会迸发出精彩的语言。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如运用人称,从多重思维畅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各项练习,养成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言的习惯,遇到话题不仅能深入思考,还能做进一步的阐发。
五、创设学生展示口才的舞台,评定学生口语表演的进展是口语训练的后盾
口语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可组织一次口语比赛。对于口语表达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进行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评委可由学生担任。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比单位时间里用词数量的多少,比对同一问题阐述谁更精彩。还可以在课外时间比谁的见闻多,谁的言语最引人深思。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可推荐他参加每周的升降旗演讲或其他比赛,自编小品在班会时间自演等。
口语说话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循序渐进,目的是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说得明白,说得流畅,意犹未尽,,说了还想说!教师只有在循序渐进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谈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有用人才。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S(2010)G0505《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和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