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2016-04-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是我校所立的一项市级课题。课题组成员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体会到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全面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动感形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教师上课前,布置预习题,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学完《珍珠鸟》一文后,让学生自己更进一步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主动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去理解。课堂上,学生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从事着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个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动机,他却说,每次公司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感动,勇于献身公司。从学生讲的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多媒体使用恰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近年来,在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桂林山水》一文时,就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美、水美,简直天堂一般,但绝大多数学生没去过那里。如果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就根本感受不到美如画的桂林山水。为了让学生能欣赏到桂林风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我从网上收录了相关的桂林山水介绍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制作了声图并茂的课件。课上,通过多媒体,将一幅幅桂林山水的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使教学更直观有效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不同的场景、对象,在课堂40分钟内,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并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不至于因为不断重复同样的内容而感到厌倦。如,教生字“日”学时,将其制成课件,通过多媒体,播放“日”字的演变,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就掌握了这个字的音、形、义。 
  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喧宾夺主。气氛渲染太浓了会转移学生注意力,因此,要适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达到教学目的;(2)能用则用,不用就不要勉强用。无需每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教学;(3)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有适当的板书。如果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一点痕迹,可能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也没有印象。 
  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对学习产生兴趣,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