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养成的培养

2016-04-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督促学生预习复习学习内容的一种手段。作业分为复习和预习两方面。预习作业一般是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布置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课堂授课,复习作业是较为传统形式上的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自主学习。日常数学教学中,发现作业布置和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效率不高,如何培养完成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发现的问题分析找出解决办法,按时间顺序在学生做作业的各个阶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口头作业;完成质量;及时性;认真度 
  一、存在问题 
  1.口头作业完成度低。口头作业是指不需要动笔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课后预习,背公式,看课后延伸题,讲解等。与硬性作业相比,口头作业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对口头作业并不重视,完成度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口头作业检查力度低,不容易检查,检查也不容易检查出问题,因此口头作业要求学生有高度自觉性,但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不受人监督的环境中喜欢偷懒。 
  2.习题作业质量不高。除了口头作业这类软作业不受重视之外,习题作业的完成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发现作业完成上存在抄袭、正确率低、字迹潦草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小学生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将作业看成是一种任务和负担,目的不是为了巩固掌握自己的知识而是为了应付老师。 
  二、解决办法 
  要想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学习意识,认识到作业这种形式对自己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在作业完成的整个环节对学生起到辅助提高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教师参考。 
  1.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对作业的完成需要教师及时督促,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更是如此,对学校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要细心耐心地引导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目的是让孩子有“当天事当天毕”的意识,不要让孩子在学习的初期就养成懒散拖沓的坏习惯,这方面教师可以采取监督的方式安排学生作业,比如要求让孩子在放学回家之前完成布置的第几项作业,尤其是口头作业,可以在放学之前布置作业当天组织学生完成。 
  2.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不同,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一种乐趣,在做作业时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接受较为缓慢,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较为吃力,从而出现应付了事,抄袭的现象。而且不论是学习成绩如何的学生,孩子们都有粗心的毛病,教师要通过学生写作业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算数、认真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学生在写完作业后往往认为万事大吉,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做完作业家长检查,教师要注意这种情况虽然减轻自己的判作业负担,但是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对自己的作业正确率不在乎,认为错了也有人帮自己检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比如学生在家做完作业鼓励学生自己当老师,用红笔给自己判卷,,看谁判得准确,既让学生提高了对作业正确率的重视度,又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作业是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数学教学更需要作业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 
  参考文献: 
  钟胜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J].广西教育,2007(3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