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旨在为历史教育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对比法;中国近代史
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扩充高中生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现有的历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使得高中生难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因此,研究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对于拓展高中生的历史知识有着积极意义。
一、扩充历史教学资源
由于历史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相对较少,高中生很难从历史课本中了解某段历史的全部内容。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在课前事先搜集与课堂目标相关的资料,以此扩充历史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香港回归”这段历史时,教师在课前应搜集这段时期的背景以及制度,并组织高中生在课外去了解香港的历史。在课堂上,可向高中生提出下列问题:“香港是如何被侵略的?”“‘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此一来,便能让高中生全面了解香港回归的这段历史。
二、增设课堂活动
要想加深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只通过教师的单向传授远远不够,还需要增设课堂活动,,让高中生从课堂活动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将全体学员分为两组,将中国近代史作为竞赛主题,并通过抢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同时,采取积分制模式,并且只要该组任何一名成员能够正确回答历史问题,便给该组加分。通过这种课堂竞赛的活动形式,可增加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能让高中生在竞赛中不断加深所学的历史知识。
三、引入对比法
一般来讲,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基于这一点,可将国内历史以及国外历史进行对比,并引导高中生探寻各国历史的差异性,以此加深高中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民国时期的历史内容时,可先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再向学生介绍同一时期内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社会环境,并引导学生将国内制度与国外制度进行对比。在此期间,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各小组学员探讨我国当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为讲解我国民国时期历史内容打下基础,还能让高中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
总之,教师只有扩充历史教学资源,增设课堂活动,并巧妙利用对比法,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贤美.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学周刊.2016(01).
[2]冯慧姣.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