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我深有感悟: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拼音对学习语文很重要,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孩子们的拼音掌握情况,也在教学中运用了很多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法,让我深深意识到在农村学校里,拼音教学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农村孩子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农村的孩子学前教育进行的并不正规,在幼儿园只是简单的规范行为习惯。所以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拼音字母仅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已,根本不会读,更别说拼了,要让他们正确拼读拼音,确实很困难。
二、孩子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辅导
首先,在农村,特别是我们学校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很多家长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对孩子们的学习一点都不重视。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多认几个字,长大了就回家种地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就算读不好书,孩子也不会饿死。他们都认为孩子读书,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读书行就读,不行就算了。
这样就造成了“课后盲区”,也就是课后的家庭辅导很少,甚至没有。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还什么都没弄清楚,回家了又没有人予以适当的辅导,学拼音就更吃力了。
三、拼音教学受方言影响大
本来我们武威人说话方言比较重,前后鼻音不分是我们语言交流的障碍,孩子们从小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也形成了特有的腔调,这使得我们老师在拼音教学方面尤为吃力。如“江南”一词,孩子们老读成“jian nan”或“jiang nang”,又将“can si”读成“chang shi”,纠正起来十分费劲。
四、学校教学设施差,无法进行直观教学
尽管这几年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比较远;信息社会把原本就落后的农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在学校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没有必需的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等,无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当然一时之间要完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设施,以及改变家长们的思想观念是不太可能的,,只能循序渐进。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感触,而农村小学拼音教学这个难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需要大家的关注,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慢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