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互动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在身心发展上不成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是新课改下涌现出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互动不再流于形式,是小学语文互动的目的。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不彻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了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存在问题;措施对策
语文是小学生开始认识自然与生活、了解历史、培养情感的基础,学好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各科的基本功。小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重要时期,而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任何事物都有极高的好奇心,无法持续地保持新鲜感,因此对于学生的热情只是一时的,学习效率不高,但这也是小学生最具有进步能力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样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以来,师生互动就被搬到了教学活动中,但是长期的传统教育根深蒂固,使师生互动仅仅留于表面形式,这也是多年来课改无法根除的部分。师生互动往往深入不多,效果不佳,下面具体谈谈师生互动流于形式的表现。
1.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目前普遍师生互动的方式是教师与学生集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方式。比如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对某一方面进行指导,但是学生只是走脑不走心。甚至有些时候教师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无法真正的了解学生,无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2.师生互动缺乏感情
在实际的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出发点是自我而不是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做法不是对学生鼓励,而是惩罚,罚站或者是抄写某某东西。学生听不懂的时候就很不屑,对他们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这在很多时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会对学生的成长中造成负面的影响。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不敢参与互动,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沦落成为没有思维的听众。
3.互动流于表面,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提出小组互动学习,但是小组的组合是按座位随机组合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以及学生各自的特点都没有被考虑到小组分配组合中。往往小组讨论缺乏激情、缺乏有思维的观点表达的。可能教师让学生讨论课文,但是学生讨论的是今天的电视剧演的是什么,或者是隔壁街的小吃好好吃。而到学生发言的时候,却是面面相觑。这种小组讨论在实际的学习中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二、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的策略
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已经成为我们教师集中注意的一个问题,有效开展师生互动环节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地位平等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主人,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师将自己与学生的地位建立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上。现在所提倡的生本课堂,仍然没有将学生置于正确的位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在语文课堂上真正的做到一起探讨。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和情感,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
2.把握互动原则,提高互动效果
新课标提倡生本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也就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互动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来进行。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要把握时机,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互动方式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互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只是流于表面,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小组的分配组合。学习成绩好坏的学生要搭配开组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性别特征,男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男女组合才更能提出多种角度的观点。其次是教师问题的设计要恰到好处,既不简单也不难,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小学语文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小部分环节,在整个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语文和了解语文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动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必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师生互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探讨和反思,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孙杰.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