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2016-05-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新课程对教材的一大特色改变,就是在语文、数学学科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个新兴的课型,对于很多老师来讲无所适从,如何把此类课型上好,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一、要精读纲要,理解其精神 
  作为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增加综合性学习类型,有着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对当前教育改革中已经陈旧的,不合时宜教学行为的一种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对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体现。所以作为任教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要熟读教材,透彻理解其编写内涵 
  语文教材中增加的综合性学习,根据其年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内容,其基本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班级到校内,再到校外,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只有深刻透彻理解编写内涵,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东西,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 
  三、教师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现状 
  教材编写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覆盖全国城乡各个地域,所以对于同一本内容不同地域的孩子参与,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上做一些调整,要充分根据所在地域的学生特点、生活经验、知识程度、社区资源条件等内容综合考虑,选取最适合学生,最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准备教案,设计学习方案,对某些校外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增加师资或者社区特殊人才。 
  四、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中独立形式存在的一种课型,与识字、阅读、作文等课型一样,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综合性,这在一定程度比单纯的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更要展现综合性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就是课堂的参与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五、区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性学习,在教师是否操作,很多老师把语文课中的综合性学习当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来上,以为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也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其两者又联系也有区别,其共同点都重视学生的活动实践,都涵盖宽广的范围,两者有相通的部分,不同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创造性、生成性,从主题确定到计划拟定,到最后的汇报交流,均是学生操作,而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其局限性还是在教材和教师的框架中,而不是脱离教材,有其目的性、针对性、成果性。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教师,只要熟透纲要精神,精确挖掘教材内涵,充分了解学生现状,依据当地区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就一定能在综合性学习课堂中绽放绚丽的成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