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16-05-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阅读不仅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更是提高小学语文素质、丰富他们心灵体验的进步阶梯。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存在阅读量偏少、心理障碍严重等问题,同时教师对学生语文阅读缺乏引导,造成小学生阅读质量不高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究了提升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创设情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受,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班级创建阅读小组,让学生交换阅读信息,共同分享阅读的心得体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图书角等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领悟到阅读的真谛,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与实践中接受知识熏陶,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错误的阅读模式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其选择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书籍,同时也要向他们传授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其懂得利用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此外,当小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和家长要耐心指导,及时疏通,让小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阅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阅读体系,强化课内外阅读 
  所谓“人在情境中”,对小学生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针对小学生阅读量不高,阅读效果不佳的情况,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学校增加藏书量和藏书类型,家长为小学生购买有益书籍,社区及社会为小学生提供爱心图书等,让小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关心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创建三个环境互相配合、互相衔接的小学语文阅读体系,进一步强化小学生课内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我们攀登阶梯的动力。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爱好阅读、善于阅读的民族是文明的、兴盛的,而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却会陷入停滞与野蛮的深渊。因此,培养小学生阅读情感,并对其进行合理指导,不断拓宽他们的阅读范围,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明易.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