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充分地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也凸显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揭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充分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那么该如何高效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呢?
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本节课教学价值的体现,教师只有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准确分析学生学情才能为学生制定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备学生,了解学情,预设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困难,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来引导学生学习。上课伊始,我们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接着就可以向学生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同时目标不能偏、错,要符合学科教学特点,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具体不能抽象。教师在揭示目标时,,要言简意赅,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启发性。
二、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作为学习内容的引领者,应根据不同课型,把学习内容设计成有思维含量、有梯度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并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自学要求,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是阅读教材,让学生根据呈现的问题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难点。学生自学的方法一般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自学,也可结合教师下发的自学方案,边读教材变自学。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不能拖拖拉拉或时间过短,以免效率低下。学生自学的要求是按教师提供的课堂练习或作业进行自测自结,最后汇报交流,讨论,纠错,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有记录,不能轻易干扰学生自学。在教学流程安排上,首先考虑学生自学,即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这两个环节。学生看书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指导后进生专心学习。检测学生读书情况时,教师可采用提问、板演等方式,尽可能地提问后进生,最大限度地暴露他们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便于二次备课。其次再考虑后教。“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也是“培尖”,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教师在补充、更正、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要明确讲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我认为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就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总而言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减轻了师生负担,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后进生的培养。同时也将探究性学习、创新型教育融入了课堂,体现和推进了素质教育,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谭颖华.浅谈如何创建优质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4(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