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介绍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介绍了目前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从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入手,现场进行分析与,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总结了促进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方案,有效组织教学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层次,已然成为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苏教版小学教材
一、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经历和感悟数学的基本活动过程,建立数学意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首要环节。
2.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机制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地区也相继实施。积累数学基本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素养,更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引领数学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变革。教师在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中更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要性的体现。
二、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
通过现场听教师讲苏教版教材数学课程加减乘除发现,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跟从“老师教,学生学”,背诵记忆这样的模式,尽管学生学到了如何计算加减乘除,但是学习加减乘除的意义并不知道。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仅仅因为活动而活动,对于活动的本质并无深刻的了解。对此,要求教师要从本质出发,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加强理解活动的思维能力。
2.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认知意识模糊
对于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乘法及图形面积的算法,课堂教学比较得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验依靠传统的承袭模式是不够的。教师要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认知意识,明确了解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的意义,真正有效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三、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1.增进情感交流,提升思维深度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阶段,接触不同的实物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思考不全面,思维能力欠缺仍是存在的。教师要更深层次地开拓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出发,但归于一个知识点,从而积累小学生的思维经验,提升思维深度。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找规律》就要求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找出规律性。
2.激发自主学习性,积累操作经验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发挥自我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自主探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情景教学,更应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进而积累自我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苏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与圆锥》,教材首先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探讨哪些事物属于圆柱形及圆锥形,进而动手操作如何做成一个圆柱形或圆锥形,,联系上册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的知识,进而继续探讨如何计算圆柱与圆锥形的体积。通过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的操作经验。
3.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践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计算能力是学生必会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提供了空间概念,但并非真正的“数学”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对此,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把握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联系起来,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积累小学生的基本实践经验。
如,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分一分》课程,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放在不同的位置,抓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将同一事物进行归类,并将数量联系起来,进而轻而易举地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学生进行有力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教师要注重积累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的意识,保证小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捷.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吴晓华,管建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六年级期末测试结果的抽测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