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探讨

2016-05-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数学概念指的是抽象化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其中主要涵盖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属性、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名称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难以理解概念,所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务必立足于学生实际,大大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一、引导学生记忆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记忆数学概念,为此,教师应当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和学习潜能。对于基本的概念,并非一次就可以讲解清晰,教师应当重复地讲述,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要求记忆的概念、法则、公式等,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也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设置一系列关于教学知识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和记忆概念。 
  二、引导学生应用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生应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够更进一步地把握和学习基本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设置一系列有关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推动学生应用数学概念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了三角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形状的,并且加以记录。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再例如,教师在讲解了小数的概念与意义后,,要求学生通过课外的时间走进不同的商场观察一系列商品的价格,并且记在本子上,从而比较这些带小数的数字的大小,进而明确哪一种商场商品的价格最实惠。这样,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明确了什么是小数,也明确了小数的意义所在。 
  三、引导学生概括与归纳概念 
  数学概念的系统性非常强,概念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求学生整理和归纳概念,能够使概念体系初步形成,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前提条件之下通过自身的语言文字加以解释,以使学生感受再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正反向推导前后的概念知识,互相比较,通过直观形象的表格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性,从而更加深入地启发学生分析相关的概念,重视概念的变化发展,以形成系统化的概念。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想大大地提高概念教学质量,教师务必明确概念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实施教学,从而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概念知识,以及懂得应用概念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当中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王先国.浅谈数学解证题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