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抽象、枯燥的课堂形象化,而且,对确保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有效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以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我们要有效地将情境教学法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活情境的有效应用
“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是课改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有效地创设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为了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下面几个与生活有关的情境。
生活情境一:体育课上,老师拿出了16个毽子,但是,在分发的时候发现其中有3个毽子是坏的,请问,现在还有几个毽子是可以使用的?
生活情境二:小明妈妈买了11块蛋糕,第一天吃了4块,请问还有几块蛋糕?
……
熟悉的情境不仅能够减少课堂的沉闷,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课程的价值,而且,熟悉情境中的知识应用对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情境的有效应用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探究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确保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时,我选择了探究情境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问题情境一: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吗?
问题情境二:两条平行线之间是没有交点的?
问题情境三:两条相交直线只能有一个交点?
问题情境四:相交成为直角的两条直线是垂直吗?
……
组织学生自己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一来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来自主的探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游戏情境的有效应用
众所周知,游戏教学法是小学阶段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游戏情境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数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游戏情境法”,即: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引导学生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比如:“我叫长方形,我有四个角,且都是直角。我的四条边,对边是两两相等的,生活中,我常常出现在‘信封面、桌子面、相框面’等。”这样的介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图形的特点,而且,对加深印象,提高学习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创设恰当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地走进数学课堂,成为课堂的一分子。
参考文献:
侯平会.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J].学周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