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改善孩子爱掉东西的不良习惯

2016-06-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爱掉东西而头痛,但是却找不到好的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还是不起效果。其实,只要家长搞懂孩子掉东西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抓住孩子的心理,就能好好改善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只是我们家长的方法方式不正确,不奏效而已。现在这里分享几个方法,供参考。 
  一、教会孩子要对自己的物品负责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增强自我物品的保管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东西有权使用,也有责任把它保管好,那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二、同一类物品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够用就行 
  同一类物品太多,是孩子容易丢三落四的重要原因。同一东西多了,丢了之后就不容易引起重视,不在乎,又重新拿一份就可以了,这就造成孩子的这种不珍惜不在乎的心理。 
  三、加强孩子对物品的重视感 
  孩子对物品不重视往往就是没有意识到物品的重要用途与地位。家长要多跟孩子讲解物品的重要用途与地位,可以加强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增强孩子对该物品的重视程度。 
  四、孩子掉东西,家长要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教育 
  采取措施防止孩子掉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掉了就买,放纵式地满足孩子的这种行为。例如,家长可以采取,孩子掉了东西,就赔双倍,暂时不买新的,过段时间再去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这也是增强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孩子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的父母本身都习惯丢三落四,那还怎么去要求孩子呢?所以,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践行榜样的力量,身体力行。身教大于言传。 
  六、教会孩子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教会孩子自己的东西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随便乱放,孩子掉东西,首先就是东西用了乱放,没有归回原位,以至于下次要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掉东西,有时候是习惯性的、无意的行为,但是有时候是本身的注意力不集中,那这就需要对孩子做特殊的改善和提升,可以寻求专业机构来改善。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就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习惯决定能力的发挥,决定个人的价值,影响个人的整个生活。 
  所以,请家长不要忽略了孩子爱掉东西的不良习惯。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