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一)”教学设计

2016-08-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三角函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二倍角公式又是三角函数中的重中之重,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学生的认识角度来看:公式推导比较容易,但灵活运用公式难度较大。 
  三、教学目标 
  1.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从中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 
  2.掌握和灵活运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对倍角公式的“倍”的变换、“换元”等体现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形式,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掌握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难点:二倍角的灵活运用。 
  五、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式和探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思考1:你能利用C(α±β),S(α±β),,T (α±β)推导出sin2α,cos2α,tan2α的公式吗? 
  1.二倍角公式的作用是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2.二倍角公式仅限于2α是α的二倍的形式,形如4α是2α的两倍,是的两倍,是的两倍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应用二倍角公式。因此,“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 
  3.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 
  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合理,层次分明。教学过程体现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为本,遵循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例题的灵活变形,一题多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积极主动。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公式的美,让学生热爱数学,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