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时空”腾挪提升有效德育

2016-11-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农村中职校学生个体差异大,寄宿人群比例高,校园生活相对单调,给德育管理、学生素养养成带来困难。大量课余时间成了“真空”,管理涉及少、学生活动内容缺乏。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及管理平台填补该“真空”,达到腾挪“时空”,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腾挪;德育载体;六个中心;管理维度 
  一、问题提出 
  1.农村中职学生现状呼唤丰富的德育内涵 
  农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弱、心理素质脆弱、行为习惯不好等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离当下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针对学生的现状,为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亟须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德育内涵。 
  2.学校德育管理未能覆盖校园全时空 
  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过程渗透德育素养培养,生产实践、顶岗见习培养职业素养养成,但作为寄宿制的农村职校,学生在课外自由活动时间、双休日等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真空时段。由于相对空闲、自由,缺乏教育和督促,学生容易暴露出早已习惯的不良思想行为,不利于德育成果的巩固。 
  二、腾挪“时空”,夯实德育载体 
  为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转换在真空时段对课堂德育“抵消”的现象,腾挪真空时段,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德育效果,成为农村职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和创新点。 
  1.腾——找出校园“真空”时段,德育管理无隙覆盖 
  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活动特点,腾出德育管理空白时段:每天从三餐开始到上课铃响有三个“真空”时段;从晚自修结束到第二天早上开始就餐为止是一个“真空”时段;双休日有大量学生滞留学校,双休日夜宿在校而白天则外出活动,校内校外又有两个“真空”时段,谓之“六空”。 
  真空时段管理薄弱、学生活动内容单一、比较自由空闲,迫切要求增强规范、充实活动内容,确保德育“无空隙”“全时段”覆盖。 
  2.挪——打造六个中心平台,德育载体由虚转实 
  打造德育载体,主动让学生从真空时段“挪”到德育活动载体,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潜移默化熏陶素养。提出六个中心平台建立、全时段、全员育人的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强化、内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无形变有形,由“虚”变“实”。 
  (1)学生文体活动中心 
  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中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提升、陶冶。 
  (2)创业发展实践中心 
  由学校创业创新协会、创业一条街、优秀经理人俱乐部整合组建创业发展实践中心,培育学生创业创新意识。 
  (3)素质拓展训练中心 
  学校依托社区、体育中心、公园、附近的风景区等建立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地面挑战、定向越野、避灾逃生、消防演练极大了丰富了双休日学生的精神生活。 
  (4)数字化养成应用中心 
  学生德育学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涵盖学生德育管理功能、网上自主学习功能,随时随地为学生服务。 
  (5)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全天候为师生排忧解难,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为主要职责开展活动。 
  (6)校企共建养成体验中心 
  由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关工委及若干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共建养成体验中心,通过讲座、实践、社会活动,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实践知识、体验职业精神、岗位意识,填补双休日、假期活动空档。 
  每个中心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需求,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素养培育。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数字化养成应用中心则依托德育学分制搭建学校、班级一体的养成教育资源库,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创新德育网络与德育内容,保障德育实效 
  1.组建六支德育管理队伍,德育网络“三纵三横” 
  学校在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以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保障,建立“三横三纵”的立体、有效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良好局面。 
  2.引入“三生”德育理念,德育格局三维立体 
  引入“三生”教育理念,提出了“以习惯为目标,以生活为根本,以实践为途径,以行为为检验,以道德为衡量”的标准,形成三维立体的德育格局。 
  (1)维度一:德育养成分段化 
  以生为本,德育内容分级分段推进,高一年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二年级以艰苦创业、孝亲尊师教育”、高三年级以“创业创新教育”为重点。分段化的德育配套差异化的主题,融入学生“真空”时段,既保证德育内容的深度,又呈现德育形式的丰富多彩。 
  (2)维度二:德育课堂活动化 
  精心设计和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德育生活化,实现“教、学、做”合一。 
  (3)维度三:德育教材生活化 
  开发地方特色德育校本教材,促进德育教材生活化、标准化,以传统文化精髓影响和熏陶学生,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 
  随着“时空”腾挪,提升有效德育的实施,德育队伍得以壮大,教师素养同步提升,,德育机制日臻完善,德育管理有形趋无形,形成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德育管理理念,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得到全面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贵存.以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德育[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5(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