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分别进行了优势(S)和劣势(W)、机遇(O)和挑战(T)的对比量化分析。因此,提出努力争取校方支持;整合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科学规划活动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指导和推进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
[关 键 词] 中学;拓展活动;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69-03
户外拓展活动是一种以户外运动为基础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通过模拟不同情景充分激发参与者的兴趣。根据国家文件的要求,拓展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模式新颖的特点,应用于我国中学课外活动,既具备很好的娱乐属性,也拥有很好的教育、锻炼和缓解压力的功能。这里我们借用SWOT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各因素之间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其数值权重范围为0.0(不重要)~1.0(非常重要),优势(S)和劣势(W)、机遇(O)和威胁(T)的权重之和均为1,根据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开展各关键因素进行强度评分,强度等级分别为-4,,-3,-2,-1,0,1,2,3,4共九个等级,其中优势(S)和机遇(O)为正值,劣势(W)和威胁(T)为负值,绝对值越大,强度越大。以此对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开展的内在优势和劣势与外在机遇和挑战加以剖析,尝试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点,为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议。
一、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开展的优势(Strengths)条件
(一)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活动内容丰富是拓展训练在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正是这个基础和前提才给课外体育活动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拓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且对环境、条件极具包容性,而对于尚未接触过拓展活动的广大中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
拓展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所构成的教学环节,教师突出引导和管理作用,而学生则强调发挥主体性。相对于传统体育运动而言,拓展活动更具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正因为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与传统教学有不同之处,所以在课外开展拓展活动时即可以根据整体性目标采取班级授课;或是根据个性化目标采取个别化学习;也可根据团队性目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分类授课。除此之外,拓展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以学校教学资源为导向开展一些课外特色班,如:攀岩、徒步、走扁带、山地自行车等。
(三)教学模式新颖
体验式教学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成就动机说”等理论,总结教学和训练经验,在实践中基于“情景”和“体验”两个核心理念所形成的一种“先行后知”以学员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体验式教学最直接的实践基础是“拓展训练”的迅猛发展。1971年,在国外拓展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已经被引入学校教育。虽然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更具后发优势。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和汲取国外相关课程开展的经验、教训;其次,依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实事求是,避免走弯路。
(四)具备很好的教育功能
1.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不仅可以把传统体育活动中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融入其中,还能把体育活动与人、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活动展现出来。在活动过程中还增多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内容。以亲身体验为主来发现自己或团队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创新和奉献精神。
2.对改变当下的师生关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观有现实意义。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任何教学中都是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强调老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则会导致“教师中心论”,相反则产生“学生中心论”,这两种理论无论哪一种都存在偏颇。拓展训练中,对学生而言强调自身是“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教”只是对学生的学起到引导作用,并且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安全和激励的手段,因此拓展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新型“伙伴”关系。
二、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开展的劣势(Weakness)条件
(一)师资和专业水平的不足
常规性场地拓展是指那些对场地和设施要求不高,在学校范围内利用一些简单道具就能开展的拓展活动。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活动方式多样,灵活性高,所以要善于发现活动中的一些闪光点。因此,常规性场地拓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具备:(1)良好的沟通能力;(2)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敏捷的反应能力;(4)善于发现细节的能力。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长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学校教师资源匮乏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再加上拓展活动对教师的相关素质、能力有特定的要求,因此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二)特定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
在拓展训练中如:高架绳网、高空断桥、毕业墙、信任背摔,或是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如: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都需要特定的教学设施,而在中学中去投入建设这些设施目前是很难办到的。
(三)拓展活动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户外拓展运动一般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虽然发生的几率在人为的控制下较小,但是在户外运动中有一句话:“户外无小事,安全是第一”。众所周知,“安全”可谓是任何户外运动发展的生命线。在当下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安全可谓是悬在学校和老师头上的一把刀,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无所作为。
三、我国中学课外拓展活动开展的机遇(Opportunity)
(一)国家对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政策支持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下发了教体艺[2006]5号、[2006]6号文件。根据5号文件,“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文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两个文件的出台与贯彻实施将使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使中学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有据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