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服装专业“六步走”教学模式探讨

2017-01-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中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性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并富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中职教学中应把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综合评价人才培养的标准。
  [关 键 词]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模式;项目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55-01
  报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中指出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尝试了“六步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划分项目小组
  服装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由女生组成,在学习成绩方面她们虽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但她们的志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亲自动手将自己装扮得更漂亮,更与众不同一些。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将全班人员划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责任心强且各方面能力水平高的为小组长。项目小组的划分可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式”学习的优势,同时还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二、确定项目内容
  项目成功的关键是选题,所选课题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现有问题(教师已在课堂中传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理论知识已讲解过,但实践操作技能未传授)。例如,裙子的款式变化缝制,在实施此项目之前,我先和学生共同学习基型西服裙的缝制工艺(实践操作),然后又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并分析了裙子的款式变化部位和变化规律(理论知识),最后项目小组分别进行款式设计、款式绘图和款式制作。选择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裙子的构造,特别是能够灵活应用裙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多款裙子设计并制作,从而对基型裙子的缝制加以巩固和提高。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学生健身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实践中,以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内容确定后,由小组长分别介绍各自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及来源和设计灵感,然后教师根据作品和作品介绍给予充分肯定。接下来各小组在讨论的氛围中着手制定项目计划。此时,各小组成员均能积极投入到大讨论中来,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最好体现。通过项目计划的制订,我发现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同学,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小组项目计划的大讨论中来,,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施项目计划
  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明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怎样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及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所以根据项目计划的制订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定位后,接下来就进入最重要环节——项目计划的实施。但在这一环节当中,有很多人会误解分工定位,如,我的分工任务是装拉链,是不是只负责装拉链这一工序即可,不是,而是应由他主持完成这一工序并还要负责教会本组其他成员操作。所以在实施项目计划这一环节当中,可以发挥此工序主持人特有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同时还带动和帮助了本组其他成员学习这一工序。以更加充实各自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另外,在这一工序中,还可互相探讨各自的操作技能并以最佳的操作方法来完成此工序,从而增强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五、检查项目评估
  为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在各小组作品完成后,我先让各小组进行作品交换评价,教师出示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前的最佳效果。然后进入全班评价,评价时要先对评价组(8名评委组成且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详细具体地介绍作品的实际应用,然后评价小组结合作品解说给予合理评价,并分别点明作品的优缺点,最后由教师给予一个全面具体的总评价。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接下来就要根据症状查找原因并解决。首先我让全体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其次再由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评估中更加成熟。
  六、归档项目作品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项目作品的实际价值呢?近年来,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招生生源不断萎缩,学生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在做招生宣传工作或学生、企业来我校参观时,可以作为作品列入展览室中,以加大我校服装专业的宣传力度,为招生及企业招聘铺垫基石,即项目作品具有宣传价值。其次,它还可作为校本教材使用,以鞭策和鼓励下届学生努力进取,即它具有使用价值。
  总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并且还学会了附加的知识技能,体验了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及成就感,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和发挥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了其动手、动脑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工作室的中职服装专业技能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
  [2]张增林.浅谈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8).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