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执行,对航海类院校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分析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航海类专业教育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强化教师培训的相关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航海专业;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16-02
一、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高职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一)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重要的修改内容
首先,从技术运用角度,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技术与设备的运用,包括电子信息系统、天文航海计算软件等;其次,从现代化企业管理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了职员培训的重要性,将原有部分固定上升到了强制性的上岗标准和管理标准之中;再次,从环境保护角度,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以提升海员的道德素质;第四,新增按照船舶报告系统和VTS报告程序的一般规定进行报告的内容;第五,新增电了员与电了技工的适任标准,新增高级值班水于发证的强制性最低要求;第六,强调与明确了保安三级培训的要求;第七,从安全与员工健康角度出发,要求在工作期间必须要保障一定的休息时间,以避免疲劳工作和滥用刺激性药物。
(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修订涉及信息技术、通信沟通、船舶保安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全面提升船员的船舶操纵能力、安全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应急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全面提升海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航海的安全。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全面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各类航海类院校教师的职责重大,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即学生的培养。与此同时,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执行,要求航海类院校强化以下几点工作:其一,结合新公约的约定,引进新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以满足教学需求;其二,充分研究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内容,强化教师培训,快速提升教师综合技能;其三,加强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研究,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二、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航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航海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航海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满足要求的海上资历。因此,能同时满足这样条件的人本身数量有限,再加上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更凸显这一问题。学生数量的增长而教师数量的缺乏,导致少数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备课质量而且极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势必有所下降。虽然部分院校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相关项目,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尚需要从制度上转变以及时间上积累。同时,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相关要求,现职海船船员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履约补差培训,否则不能从事海员工作,此规定直接增加了海员的就业压力,而且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每年学院组织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对学生的访谈中,学生提到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部分年轻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讲课枯燥无味,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原因就是这部分教师从来没有船上实践经验,教师本人都不了解船舶的基本操作,这必然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据相关的调查,大部分教师都还是操作级船员证书,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就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这必然导致其教学培训能力不足。
(三)教师科研能力不足
根据对我国高职航海学院航海类专业教师的调查和统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薄弱,这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各类课题的申报数量较少。导致我国航海类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下降或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因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疲于应对日常教学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
三、提高高职航海类专业教师培训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的入职前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海航类院校教师大都来源于非师范类的本科类航海院校,虽然具备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关教学培训,对于课堂的把控以及学生心理的分析能力较为缺乏。即使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但并不能代表其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为此对于新入职教师还应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根据相关调研得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考试岗前培训,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很多教师培训旷课,最终也能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这样的培训显然达不到入职前教育的目的。所以,一定要切实加强入职前教育,严把高校教师“入门关”,经过严格的入职培训,既可以充分了解教师的基本状况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之快速融入教师队伍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二)深化教师入职后的管理
1.制定院校教师培养项目
鉴于STCW公约的修改以及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各级高职海航院校要居安思危,保持与时代发展同脉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师培养制度或项目,尤其要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相应的培训对其开展教学工作或研究工作至关重要。例如,为了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岗位,制订了“青蓝工程”。青蓝工程要求指导老师和入职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定期总结等。但根据调查发现,在青蓝工程实施过程中,部分青蓝工程师徒之间“有名无实”,师徒之间基本没有深入交流,这样徒弟的成长速度就会明显放缓,也使其教学和培训能力提升缓慢。
2.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时代在变化,,行业在发展,航海类专业教师同样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和丰富现有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现状,研究新问题、新法规、新事件等以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发展对于教育与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其一,可以通过个人自我研究和学习,提升技能;其二,通过社会举办的相关培训,积极参与其中,借助外部力量快速提升自我;其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技术交流会,通过与行业精英的相互交流,弥补自身不足和掌握学习方向,开拓教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