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7-01-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对专业能力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依据调研结果修订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产品(或项目)驱动描述三个方面探索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关 键 词] 专业建设;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90-01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是大势所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为制造企业培养和输送先进制造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工业快速发展、湖南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紧迫需要。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方案
  (一)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现状行业、人才需求及特点、就业范围及工作岗位,,并进一步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及改进方向。本次调研分三部分:
  1.对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的校友的调研内容:(1)校友的基本情况;(2)校友对母校的满意度;(3)校友的自我认知状况;(4)校友对学校培养方案的认知及改进建议。
  2.对招收了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内容:(1)单位基本情况;(2)单位对录用的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评价;(3)对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以及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
  3.对具有同类专业的其他高校的调研内容:(1)教学计划;(2)课程体系;(3)课程内容。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的校友和面向我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招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兄弟院校三个方面。
  (三)调研方法
  本次对企业的调研主要使用上门做深度访问的形式。对校友的访问主要采用座谈会的形式,访问了四批校友,为了使调查样本更有代表性,缩短了调研时间并减少了调研成本,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对高校的调研主要通过二手资料收集的形式。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通过对人才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人才具备较完整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能适应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的政治法律知识、道德规范、数学知识、英语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就业创业知识及技巧、人际交往礼仪及技巧等。
  (二)专业知识
  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产品造型设计、零件快速制造等知识。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产品三维造型、零件快速制造等知识,具备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逆向设计及快速制造能力,能够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
  在机械、模具、轻工、汽车、家电、航空、医学等行业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医疗机械等企业,从事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产品数据测量及处理、三维造型、平面制图、零件快速制造等工作。
  (三)产品(或项目)驱动描述
  1.产品(或项目)的使用说明
  “玩具汽车模型逆向造型及快速制样”项目尤其精研三维数据测量、逆向设计、快速制样等技术,为工业产品尤其是产品的开发、设计、成品检测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2.产品(或项目)的设计开发流程
  玩具汽车模型逆向造型及快速制样流程如下:
  (1)样件分析阶段:包含样件可行性分析、样件结构分析、方案确定。该阶段首先对样件进行可行性分析,若可行,则对样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为玩具汽车模型的改进和创新做准备,从而确定最终方案。
  (2)数据采集阶段:包含拓扑分析、采集准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该阶段对玩具汽车模型原型产品进行数据采集,以完整、准确、快速地获取产品三维几何数据,完成产品几何尺寸、形位公差的评价。
  (3)快速制样阶段:包含模型数据分析、零件快速制样、零件装配调试。该阶段对结构设计阶段后的数据模型实现真实模型重现,并对快速成型好的产品样本进行测量、性能测试及装配实验进行检测,分析评审设计结果,对模型实现小批量生产。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大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战略目标的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基础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建.以逆向工程项目为驱动的专业建设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9(6):39-40.
  [2]钱萍.对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