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7-02-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新课程标准推出已有较长时间了,转变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为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时间,多数教师放弃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但常见的却是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或者由学生自由讨论,而讨论的主题及时间是由教师规定了的,时间一到,便让学生回答;在各种观摩、比武及公开课中应用十分广泛,似乎没有了这些,就不能称之为新课程教学。那么,这样真的让学生的主动权得到保证了吗?如果仅满足于这种模式,新课程标准就不能顺利达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倡导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下面,仅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为例,简要介绍自主学习的实施步骤。
  一、以对课本的自主理解为出发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任务
  (在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开始教学)
  师:大家觉得这一课应掌握哪些内容?
  生1:记住向性运动的概念,并能举例(教师板书并标号);记住能产生生长素的部位,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了解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要记住其他几种植物激素,,特别是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生2:还要弄懂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
  生3:要记住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
  生4:还要重点记住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有关试验,不仅要知道每一步的结果和解释,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师:为什么?
  生4:学习试验的思路,可以借鉴到平常的解题过程中。
  师:Good!学会了科学家式的思维模式,再加上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成为科学家。
  以往的课堂教学任务,都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教参和自身认知而制定的,而新的教育理念则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虽然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对于自己确立的,学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注意力,效果会更好。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最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及经验为基础的。仅仅由教师说了算未必恰当;单单由学生个体选择也未必准确,因而,我们选择让学生彼此合作,协商解决,这促进了课堂上学生的多边互动,也是自主、合作的体现。
  二、以选择的学习内容及任务为基础,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学习内容和任务,那么这些任务如何解决?
  生:(自由插嘴)多看、多读。
  生1:对于两处概念及举例、生长素的本质、作用、产生部位及分布应背诵。
  生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对向光性的解释可以同桌相互进行叙述。
  生3:叙述时,第一次可以看着书本,第二次合上书进行。
  生4:还可以通过习题进行校验。
  生5: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师:那任务8如何解决?
  (沉默片刻后)
  生6:先自己思考,然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
  生7:记载讨论结果交给老师,请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生8:书本上要求设计试验,不如每人完成一份试验设计。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也势在必行。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有效?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要回答这些问题,当然学生最有发言权。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制订学习方法时,通过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对不同的任务制订了不同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有较高层次要求的内容均制订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三、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自主选择教师行为
  师:大家在完成学习任务中遇到什么拦路虎了吗?
  生1:还有其他的向性运动吗?
  师:有谁知道?
  生2:向水、向肥、向地。
  生3:什么叫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无人回答)
  师:联系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思考一下再回答。
  生上黑板图文结合进行解释。
  生:幼根的向地生长中,生长素在其中起作用了吗?什么作用?
  (无人回答)
  (师提示学生根据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联系物质受力之后的运动趋势进行考虑)
  学生呈现似懂非懂之表情,适时出示解释幼根的向地生长和幼苗的背地生长的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因题干具有提示作用,师生合作,完成此题后学生表示基本理解。
  师:还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生:等试验方案设计好后进行评审吧。
  师:那我先进行初步评审,再选取有代表性的大家一起讨论。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改变这一模式,否则,不能真正达到课改的目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行为的选择,使学生脱离了教师从属者的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教师行为的选择,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一种需求,但此时教师切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此时学生已进入“不悱不启、不启不发”的状态,此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定能事半功倍。在上述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提问,笔者没有正面回答,或由学生回答,或进行启发引导,或声东击西,结果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拥有较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些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对于学生能够选择的事,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对于学生选择不当时,教师应不留痕迹地加以引导调整;学生不会选择的,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代办代劳,可适当引导启发。只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才能获取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金志秀.生物新教材开放式教学探索[J].中学生物学,2003.
  [2]徐勤俭.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J].中学生物教学,200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