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一学年,四学段”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2017-04-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介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学年,四学段”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意义。分析该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实践证明,该教学组织模式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提升了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分学段;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008-02
  “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都是“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范例。“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融“教、学、做”一体化,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育部提出国家骨干校建设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校建设单位,以“实训月”教学为基础,采用“一学年,四学段”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一、“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含义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将每学期最后4周生产性实训教学,称为“实训月”。各专业在每学期前面16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展4周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训月),进行面向生产实际、面向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技能。
  “一学年,四学段”教学模式下,将每学期分为1个大学段(16周)课程教学,1个小学段(4周)“实训月”教学,,则一学年有2个大学段,2个小学段,形成4学段教学模式。学生三年在校期间,利用小学期形成1次“认知性见习”、4次“生产性实训”。
  二、“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意义
  “工学交替”是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和有效途径,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也是我国传统“知行合一”文化理念的传承。“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学校培养出来人才的能力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毕业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了解企业和认识企业,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实训月”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走进企业生产第一线,专业教师向企业指导老师请教和学习,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需求。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感受工作氛围,学习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给了教师了解企业和市场的机会,教师能够找到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该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和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行一个“大学期”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以后,急切地想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实践。在这个时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月”的专业综合性实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实训月”教学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开展
  “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使学校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生产性资源,让学生在真实岗位环境下工作,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地共享和整合企业和社会的软、硬件资源,用于学校人才培养。同时,也能够推动校、企的深度合作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三、实施“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中,专业教学方案主要针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多数专业对这几个“实训月”教学都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整合性思考,教学方案设计不够严密,教学内容多为临时的,不具備连贯性。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阶段的“技能与职业能力强化训练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很多专业并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规划、思考和方案设计,而是把现有的课程实训项目与临时、随机的顶岗(生产性)实训任务进行简单组合。
  (二)“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教学实施容易受到外部条件限制
  “实训月”教学设计、内容及实施容易受到外部条件限制。企业不会因为学校教学需要而调整生产任务,教学设计与企业实训岗位往往不能匹配。由于专业的特点所限,部分专业到企业进行真实岗位的实训较困难,或在缺乏强大的工业、产业背景和大、中型企业为办学依托条件下,无法联系到足够多的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
  (三)“实训月”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实训月”期间,很多学生将分散到各个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学校没有办法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训教学状况进行监控。教学质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带实训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实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能力。
  四、实施“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一学年,四学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一)进行专业综合(生产性)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综合(生产性)实训方案”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选取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训内容,整体构思,精心设计,确保实训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