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各职教集团在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就存在问题的系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即专业设置以区域主导经济产业为主;融合资源,实现职业教育集团的长效发展机制;落实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日常管理协作机制;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通过政策支持、经济补助方式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政府发挥监管职能,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集团化、区域化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培养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集团化;区域化;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7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肩负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积极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作用,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合作模式培育人才。为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职教集团在校企协同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健康发展,破解校企协同教书育人的不利局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职教集团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教集团办学没有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各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独立核算,不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同时,集团成员之间没有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因此,集团成员在合作时缺乏凝聚力,不利于长远发展。
职教集团日常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活动少,主要表现为日常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活动经费少,很难将校企日常事项定期相互沟通协作落到实处。
(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
校企共同制订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等,但双导师实施课程少,缺乏企业文化融入。
(三)集团化教学培养成本回收机制不健全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主要是支付给学生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的劳动报酬、企业提供的场地、设备以及材料等损耗成本等。在学生进行实训工作时,企业先进设备的生产利用率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损耗、投入材料的耗费。企业将学生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希望学生通过将来为企业服务带来收益,以此弥补前期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成本回收时间太长,部分学生毕业后,存在被其他企业“挖墙脚”现象,如此一来,企业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企业在参与培育的过程中投入的各类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严重影响了企业参与集团化协调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二、构建集团化、区域化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培养体系
(一)专业设置以区域主导经济产业为主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点。产业的发展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端的职业技能人才支撑。因此,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人才,在专业设置、人才规格等方面要与产业岗位群适应,即专业群对接产业岗位群。专业群与产业岗位群对接,需要对产业岗位群进行深入分析,对产业前景有较好的把握。因此,需要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的专业人员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与预测。只有高端的专业人士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前景的预测才能具有前瞻性。为了保障培养的人才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行业企业发展预测和分析,定期发布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各院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和培养学生时作为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二)融合资源
集团化协同办学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因此集团化公司需要对各个成员单位拥有最高的管理权限,能够统一调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集团成员的所有资源融为一体,不再是由各个独立的成员单位自行管理,自行实施教学,而是由教学集团层面统一管理,集团和组织成员之间属于行政隶属关系,同时将集团办学推向市场。集团办学市场化,涉及各成员组织的资产问题,各成员单位的资产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对这些归属不同部门管理的资产可以通过股权置换统一化,把各成员单位的资产折算成股份。在整合过程中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通过资产实质性整合,可以使集团办学拥有实质性的自主权,同时也将集团办学推向市场化。
集团办学市场化,有利于将不同成员单位的各自利益统一起来,使集團的总体目标、战略一致,不会因为各自利益冲突,最终影响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集团办学市场化有利于激励集团约束自身行为,为集团长远目标实现进行战略安排,有利于集团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集团办学市场化,实现了责、权、利相结合,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利于调动集团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位成员的最大潜能。同时有利于吸引优质企业加盟,进一步优化集团办学实力,推动集团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集团办学市场化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协作育人。
(三)落实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日常管理协作机制
集团办学的市场化,基于利益机制的驱动,从组织架构方面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了保障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全程协同育人的落实,形成长效机制,集团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协同的日常事务,如学生在车间上课的设备、耗材、师资的安排,既要保障教学的有序进行,又要保障生产任务的完成,需要统筹安排。在校企协同育人期间,,对于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建设的宣传、企业导师的遴选和要求、学徒的日常管理等,要有专门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全程校企协同育人的日常事务,为完善并落实日常管理协作机制,需要配备足够的人员专门负责,定期组织集团成员日常工作会议协商事务。集团根据日常活动需求,支付专项经费,保障活动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