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017-05-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日渐下滑,提高学生的素质刻不容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76-01
  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那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指导我们行为观念的启明灯。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意识,激励他们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社会改革转型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探索。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以及1978年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终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传统文化是国人走现代化道路的有力保障,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奠基石。从孔夫子的儒雅到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思想,传统文化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产。如,天下为公、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执政为民等。这些思想内容有效维系和调节了个人、家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社会有重大的思想价值。高职院校应当把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当做一项历史使命,推动文化建设,助力社会发展。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是一个复杂的小社會群体,因此,高职院校“和谐”是重要元素。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从古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到现代社会的“和谐社会”,无一不是对“和”文化的推崇。高职院校是社会教育体育的重要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内容有三: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儒家推崇“仁爱”精神,提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思想,这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一般,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温暖中,拉近师生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是这样解释:君子只有用大地般宽厚的德行,才能承载万物。古人的思想是值得借鉴的,要求学校的中层干部以及大学领导能够肩负起出创建和谐校园的重任,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校领导以及干部群体应当拥有“容纳百川”的美德,以身作则,树立形象标杆,以自身文化内涵凝聚师生员工,真正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呈共之”的局面。
  3.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并非纯社会性质,而是师生独立性的生存空间。因此,院校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从“利于学习,利于工作、利于生活”的原则,逐步实现绿化校园、美化人性的和谐校园构建。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尊重传统文化的风气
  要传承须先尊重,社会各界需要达成共识,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首先,社会全员必须共同参与。一种文化能否发扬光大,关键在于能否把它根植于大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之中,因此,,构建尊重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其次,相关制度的保障。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也能够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扩大其影响力,使其能够得以延续,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需要有力的物质支撑,因此,可以通过正规的市场运作,为传统文化提供物质保障,让民间文化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阵地,再创辉煌。最后,正确指引。弘扬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他们需要一个好的“向导”,指引他们的前进方向。文化传媒对传播传统文化起着重要性作用。电影、电视剧、报刊等需要规范舆论导向,坚决抵制哗众取宠、鄙薄传统文化的言论。
  (二)开展校园活动
  传播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句口号,不应当是机械性、工具性的,应当是开放性、对外性的。大学生毕竟没有走入社会,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宿舍、食堂、操场、图书馆等区域。可以在校园内循环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古典诗词歌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在学校开设论坛与讲座,组织学生前去听讲,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升华传统文化内涵;在一些传统佳节到来之时,可以举办各种主题晚会,体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总之,高职院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教育体系,传承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积极意义。校领导以及师生员工,应当以打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关系为宗旨,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内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助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