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课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盲点,忽略了其工具性的特点,走普高语文的路线,没有起到其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真正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结合专业注重实效性,从听说能力、写作能力和书写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想法。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实效性;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40-02
近几年,我国出现“民工荒”“蓝领热”这样的社会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技能型人才的急切需求,这也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国家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切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中职学校办学理念,即:“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教学的基础,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有效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上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语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因此,语文一定要学好。”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语文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为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就可以马上应用到生活中,特别是中职生,面临着很快就业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也就是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能很快应用到求职以及今后的工作中。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在程式化的教学训练方法下,学生上完语文课,很难将语文切切实实用到生活中。学生背了那么多成语,背了那么多古诗词,做了那么多的阅读,写了那么多作文,最后毕业了居然连会议通知、申请书等都不会写。在毕业应聘时,做自我介绍都显得语无伦次。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进入职场,怎能为工作打拼,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结合专业体现其实效性。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缺失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听写能力的训练。
一、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教学环节中创造说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
说话,是每一个健康人都会的基本技能,但是如何把话说好,说得体,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很多学生,平时讲话夸夸其谈,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开始紧张、脑袋空白甚至语无伦次面红耳赤,也有些学生,平时就很少说话,回答问题声音很轻,这些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多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比如观看一些总统的竞选演讲,开展一些辩论赛,还可以利用早读或者是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围绕一些话题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演讲。当然,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多提供给学生回答的机会,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赏,让学生敢于回答,乐于回答,从而慢慢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能力。
(二)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中职教学具有一些自身特点,比如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不好,特别是在语文课方面,很多学生对学习母语兴趣不大,甚至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平时都在用,有什么好学的。具体来说,主要有,在人比较多的场合不敢说话;别人说的话不能很好地领悟意思;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口语表达缺乏条理性;倾听时注意力不集中;听不出话语的中心等。在招工面试时,或面红耳赤、词不达意,或抓耳挠腮、仪态欠佳等,这都足以引起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怀疑,听说能力的训练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已刻不容缓。
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中职生教学的方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普及普通话。这不仅是为了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会有语言障碍,能够讲得明白,听得清楚。二是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要学好语文,就需要从老师的讲解中找到中心思想,明白为什么老师要讲这些,这些内容对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三是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并进行相关训练。
在训练中,需要注意选材的重要性,这要对学生的专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市场调研工作,针对每个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不一样、所处的工作环境等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用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需要营造各种谈业务的场景,让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演绎如果是自己在真实谈业务时,怎样取得客户的信任,并拿下这笔业务。在各个场景中,教师就需要重点把控学生语言使用的专业性以及表达的客观性,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过于死板,并将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给大家听,通过认真讨论,,得出解决的办法后,再进行一次情景演练,直到学生发挥出色,达到了锻炼的目的。通过这种情景演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提高了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上,气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二、规范应用文写作,提高综合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生适应激烈的职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不够,写作的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连基本的书信和条据的写作都很牵强。而在综合作文训练中也出现很多问题,语言文字的组合运用能力差,词不达意,文章中心不明,选材没有目标,甚至連语句都不通顺。针对这种现象以及中职生的一些特点,本人也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强化基础
应用文的格式较规范,其概念又较为枯燥,形式又很单一,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牢记知识点,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采用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填空训练,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设置了一些情景教学,让学生结合教材扮演其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应用文写作。如,在教学《广告》一课时,预先布置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则电视广告,分析其喜欢的主要理由,并让几位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该广告的情境。在学生表演后,教师结合教材对此进行点评,学生不仅轻松学会教学知识,又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们在教会学生设计广告的同时,就如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让学生制作关于自我介绍的幻灯片,为毕业后就业准备,学生个个表现积极,制作了很多有创意的个性广告。如,在教授《求职信》时,给汽车营销方向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企业招聘员工的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企业人事干部和求职者的角色。给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模拟应聘汽车修理技术人员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企业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设置具体的问题。以此来让学生体验写求职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毕业生,通过虚拟情境,进行仿真训练,能让学生获得较有成效的实践体验,避免了单纯的理论讲授,教学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