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校电气技术类课程改革研究

2017-06-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国家对电气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职业学校电气技术类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新的问题。通过探究目前中职学校电气技术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梳理了当前电气技术类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职学校电气技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电气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02-0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国家2025战略规划的积极响应,对电气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对电气技术类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增加,此时学生在学校针对电气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及其效果便显得十分的重要,很多中职学校也针对当前市场形势的变化,对电气技术类课程进行了相对应的改革。
  一、当前电气技术类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长三角”经济带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产值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使得各产业大量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全国各地高等电气类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且出现老龄化现象。为此,各中高等职业学校均开设了相关专业,向各企业输送了大批机电一体化人才。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中高职培养的人才规格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當前电气技术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电气技术类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
  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性、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协调、实践类课程的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强调专业理论性,导致培养目标脱离企业需求,同时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方面
  电气技术类的教育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实践类课程设置,如电气技术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验等有特色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环节。
  (三)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主要表现在:市场调研不够,培养目标与行业市场需求对接程度有偏差;校企融合、工学交替手段方式不多;学校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教师,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少,工种过于集中等。
  (四)教学模式方面
  传统教学模式占专业教学比例较大,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不够,现代化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整合情况有待改善。
  (五)实训设备及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实训设备部分陈旧,跟不上专业发展水平,实习基地数量少,质量不优。
  (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待加强,教师职业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中职学校电气技术类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一)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学校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对中职学校电气行业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市场调研,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结构。另外,可以通过专家论证,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3+1+1’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二)实施“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施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校企融合了工学交替,企业全程参与”的“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第一段是通过为期两年的以企业、教室、实训室为培养人才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的储备阶段;第二段通过一年顶岗实习,运用储备能力,提高学生能力目标,实现就业转化阶段。
  (三)注意实战教学
  比如机器人是目前比较前沿的朝阳产业,在进行机器人相关电气知识的学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识别机器人,然后教师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整体介绍机器人的构成,同时让学生讨论其结构、动作过程以及接线方法。在搞清楚机器人内部电气知识的相关原理后,让学生以做项目的形式,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机器人设计,这样从实践到认识,学生就可以全面建构起机器人设计、维修的概念。
  (四)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创立由市场行业、社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改变考核方式和企业要求不一致的状况,力求考核内容与课程标准相一致,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克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重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加强教师学习交流,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学习培训,,使教师对电气设备状态、运行、控制、维修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六)加强硬件条件建设
  在建设硬件条件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学校购置先进实验设备满足学生对电气学习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构建学生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张水琼.对中中职学校电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8):26-28.
  [2]赵福忠.以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示范校专业建设的探索: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典型案例[J].职业,2013(23):20-21.
  [3]何澍炜.中等中职学校电气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39-140.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