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湖南省高职院校中抽取2016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从被调查对象的工作满意度、大学期间接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工作满意度与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调查并分析数据,提出更新观念、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丰富实践教育形式等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生;工作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08-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系统规划过程实施的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实现最终的职业目标,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高校观念更新、专业机构设置、职能作用发挥,还是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场地与经费支持、教育理论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看,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跟踪调查湖南省内几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情况、在大学期间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和两者之间的关联情况,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进而提出基于提高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调研采用课题组自编的《基于湖南省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1月-4月,与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和周边几所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部门联系,由他们协助提供2016届毕业生名单,从每所院校抽取100名2016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网络、电话、面对面问卷和座谈,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回收率92%。
二、调查问卷构成和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被调查对象工作满意度情况、被调查对象大学期间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与在校期间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间关联性四个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调查问卷构成
包括毕业生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性质、工作岗位类别、个人月收入、联系方式等。
2.调查数据统计
男性167人(45.38%),女性201人(54.62%);年齡都分布在23~26岁;专科学历330人(89.67%),本科学历38人(10.33%);所在单位性质中,政府行政部门5人(1.36%)、事业单位12人(3.26%)、国企21人(5.71%)、中小型民营企业330人(89.67%);工作岗位类别中技术类194人(52.72%)、管理类53人(14.40%)、
市场类106人(28.80%)、其他类15人(4.08%);个人月收入中,1000~2000元/月26人(7.07%),2000~3000元/月138人(37.50%),3000~4000元/月132人(35.87%),,4000元以上/月72人(19.56%)。
3.调查数据分析
被调查对象主体为23~26岁、专科学历、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技术类岗位、个人收入为2000~4000元/月的毕业生。
(二)被调查对象工作满意度情况
1.调查问卷构成
包括从事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对工作薪酬满意度、对工作福利待遇满意度、对工作晋升空间满意度、对领导满意度、对工作环境满意度、对同事关系满意度、对奖励满意度、对工作本身满意度、是否有寻找新工作的想法。
2.调查数据统计
从事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专业对口311人(84.51%),专业不对口57人(15.49);对工作薪酬满意度,满意209人(56.79%),不满意159人(43.21%);对工作福利待遇满意度,满意192人(52.17%),不满意176人(47.83%);对工作晋升空间满意度,满意328人(89.13%),不满意40人(10.87%);对领导满意度,满意181人(49.18%),不满意187人(50.82%);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满意275人(74.73%),不满意93人(25.27%);对同事关系满意度,满意311人(84.51%),不满意57人(15.49%);对工作本身满意度,满意126人(34.15%),不满意242人(65.76%);是否有寻找新工作的想法,是194人(52.72%),否174人(47.28%)。
3.调查数据分析
被调查对象毕业后工作满意度中,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对薪酬、工作福利和领导的满意与不满意态度基本持平,大部分认为工作有晋升空间,对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满意,但对工作本身不满意的多于满意的,工作稳定性还不够好。
(三)被调查对象大学期间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
1.调查问卷构成
包括在校期间学校是否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何时开设、课程课时数、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授课教师是兼职还是专职、课程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是否主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校都有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100%);从大一起开设课程的有29.16%,从大二起开设的有54.19%,从大三起开设的有16.65%,课程在12~20课时不等;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为兼职教师,多为招生就业、学生工作、思政课部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几乎都是100~200人左右的讲座形式;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内涵、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问题等,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创业教育、职业体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实践教育较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主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并不多,有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