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有效表现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实训基地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要保障。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研发技能四个方面着手,考虑如何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物流技术;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31-03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有效表现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中师傅通过亲身教学,以明确的任务展开,通过师傅预先进行任务安排并亲身示范引导、徒弟理论学习、动手实操等手段,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学习,提高项目课程的理论及实践能力,通过师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目前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
现代学徒制的引入,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从偏重于理论模型的讲解向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模式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现代学徒制促进了校企双方深层合作,通过师徒关系使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企校‘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要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实践教学,顺应市场要求,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基地是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运行的重要支撑
随着江苏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高职物流专业围绕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构建了以基本素质课程模块、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并以课程为载体,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职业能力拓展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物流基础、交通运输与物流法规、物流信息技术、集装箱运输实务、物流设施与设备等,主要开设在第1~2学期;专业岗位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主要开设在第3~4学期;职业能力拓展主要包括国际物流管理模块、专业物流组织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等,采用“顶岗实习双导师”教学,实行校企结合,交替式培养,主要开设在第5~6学期(见图1)。每门专业课程都配备实践教学环节,这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三、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保障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实施其重要的硬件条件就是实训基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要求,高效推进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实训基地主要从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专项职业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整个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校内实训基地划分为基本技能实训区、专业技能实训区、综合技能实训区及创新研发实训区四个实训区域。实训基地在开展原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抓住了江苏省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的发展契机,成功申请到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利用品牌专业经费,建设大型生产型实训基地和工作室,改善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在原有以硬件建设为主的单一实训到软硬件共同建设、参照企业运行方式全方位多工种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按“职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建设“物流储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与江苏省运管局、深圳中诺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通物流、顺丰速运等公司分别成立“道路货运检测工作室”“校园物流速递工作室”“物流仿真技术工作室”“物流设计工作室”,有效满足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开发和实施需求,保证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满足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践行“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建设基于实践教学、项目科研、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的企业合作基地,完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与多家物流企业合作设置了优质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制定了“校企合作”课程及实训项目、学生就业制度等,形成了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为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实行提供有效保障。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训基地建设举措
(一)突出项目教学,把综合技能实训区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这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与生产、服务及技术专家等形成师徒关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满足跟岗实训需要。
(二)加强学生实践训练,把创新研发实训区建成师徒工作室
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通过所依托行业及相关企业,采用资源互换的形式创建研发实训室,利用学校自身优势,,提供场所及相关基础设施,选派专业教师负责日常工作室的运行;企业提供专业设备及具体项目,选派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根据师徒制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对专业技能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成立师徒工作室。工作室实施师傅负责制,也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加入,实行学生负责制,师傅进行指导。师徒工作室的建设应该按照職业化的要求,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服务、技能训练于一体,提供全面的服务,突出技能训练常态化、师徒交流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