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社会人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课改对其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中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之后,提出教学问题,进一步为其提供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89-01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各个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也逐渐增加了关注,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贸易人才是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是中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如今,中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在学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贸易的模拟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在学校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运用专业的贸易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了解贸易供应商、进口商和出口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透彻了解贸易的行为。因此,在中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该采取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即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加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二、中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
(一)理论课程的内容不够科学性
如今,很多中职学校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发现,该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结构并不是很有层次感,从而使这些理论课程内容存在了一个大名称小容量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个专业只是表面地存在。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教师一直以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即使有时会运用案例的方式來配合合理的教学,但选择的案例比较单一,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实验室的资源利用不足
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设立相应的实验室,希望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模拟实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但是受应用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影响时,使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在国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简单地单证制作,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人机互动的真实模拟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三)校外企业的实习不理想
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在逐年增加,然而校外实习的机会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使实践教学的锻炼平台十分不足。调查数据显示,校外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时,一次不会超过8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了影响。
三、中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该专业的理论教学,要表现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性。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要将理论教学的时间缩短,在进行实践教学前完成理论教学,从而更便于学生进行该专业的实践模拟训练。在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下,要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性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模拟训练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还要开展实践性的教学,通过制订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增加学生学习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时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积极性。最后,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应该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全面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年级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订更加合理的实践操作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践能力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加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
在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校内实验室的仿真情境构建以及将各个基础设施到位,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对仿真式的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完善工作,并且要结合相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时发展来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
(三)加强校外实习建设
在对校外的实习岗位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校外企业的实践内容进行相关的组织,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相关的测试。其次,中职院校应该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构建更加系统和稳定的校外企业实习岗位,使学生更加专业化地对自身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应该结合校友的资源,增加校外企业实习的岗位,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亚娟,杨伦琪.国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解析:以面向港口经济为基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42-143.
[2]郎永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