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完成实训课——密闭式静脉输液法。(1)课前准备把微课及学习任务单发到班级QQ群。(2)病例导入,引出新实训课。(3)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微课操作视频,学生手机拍摄操作流程,使用虚拟静脉穿刺系统完成模拟操作。
[关 键 词]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信息化;实训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90-0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模式与学习方式
静脉输液法是《护理技术综合实训》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中项目五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学基础中最重要的护理技能操作之一,本次实训课的内容特点是:以案例导入引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最后实施静脉输液治疗。
课堂教学通过以班级分组进行竞赛活动形式,以8~15人为一组。在课前将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素材资源和微课视频打包分发给各组成员,利用翻转课堂和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授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不无裨益的。
(二)学情情况分析
初中毕业生的优点是对本专业课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个性多动。缺点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较差,学习自觉性差,没有耐心,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对理论知识存在畏惧感,实践性方面学习课后不复习,原来在课程实训室学会的操作逐渐淡忘,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学生都有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将原来的教师先灌入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实训教师再做出正确密闭式输液操作流程后,学生观看教师做一遍后自行练习,现改成通过信息化各种手段在理论联系临床,先让学生自行动手,自己找模型找仪器等来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操作过程中的重点,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1.理论与操作:掌握常用静脈输液法操作技能,掌握操作中排气手法穿刺进针手法的重点,熟练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只有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查对意识和受伤观念,具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2.学习过程和手段:通过微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学生实训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该实训课的自主学习能力。
3.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医患角色的扮演,深刻体会对待病人的情感以及沟通交流与技巧。
4.严格查对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在实训课输液流程中多次的查对制度,重复核对,加深学生对该操作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引发学生对自我防护意识,强调向病人解释与交流的重要性。
5.实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难点是输液的排气与静脉穿刺。针对难点采用的措施是:(1)手机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反复、慢进、回看教师操作的排气手法,视频相当于教师在身旁手把手教学生完成操作。(2)仿真输液手臂的使用:该手臂皮肤高度仿真,精细的皮肤纹理,精细柔软并富有弹性,解剖结构精细具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穿刺正确有明显的落空感及回血,可反复穿刺,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的欲望。(3)虚拟成人静脉穿刺训练系统的使用:该系统功能强大先进,该虚拟模拟系统在计算机中实现能够检测穿刺情况并能做出相应反馈的操作系统,分教师机和学生机,教师机可以对全体学生发动网络学习及考核,操作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处在教师机的监控下,学生操作过程和视频监控画面等相关信息实时上传到教师机,方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帮助。学生使用学生机操作整个输液过程中,通过硬件装置课模拟刺入血管时的突破感,操作时可产生淤青、肿胀、出血点、回血的真实生理过程,学生大呼过瘾,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学习机考核在输液过程中无菌观念及强化医疗垃圾安全处理措施的意识,练习将不同的医疗垃圾弃物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加深教学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训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1.问题启发教学法:激励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次操作进行思考与解决。
2.查找相关资料学习法:针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资源、图、视频等多种信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拓展学习渠道。
3.分组讨论法:采用合作学习法,小组进行学习研究,小组相处技能及小组自评及互评,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4.微课视频演示法:教师自制微课实训操作视频并发放给学生观看,先观看、评估、对照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模拟案例情境教学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感受,变换角色,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关怀、医患沟通及解决操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6.教师重难点演示法:将本次课重点排气及进针手法再次演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突出实训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实训教学手段
1.信息资料的选择多媒体教室,如因特网、校园网、班级QQ邮箱、虚拟静脉穿刺训练室、示教室,仿真实验室。
2.模拟情境场所的选择利用虚拟静脉穿刺训练系统室,仿真病房示教室,示教系统实验室等多场地的实训教学场所。
(三)实训学习情境操作分配
1.真实情境:采用病案导入,学生分组真人操作(除进针是模型血管外)其他全部在真人身上完成,如扎止血带、皮肤消毒等。
2.虚拟情境:利用虚拟静脉穿刺系统仪器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完成整个密闭式静脉输液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