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会计是一种管理性的工具,是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技术,是当前企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会计教学中大多数采取的都是传统教学方法,即便进行一些模拟实习也只是普通的资料方式和文字方式,缺少教学情景,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研究中主要对情景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情景教学分析方式来为我国的会计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情景教学;会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117-01
会计教学是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最为基础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理论和会计实践方法。长久以来我国的会计教学中都采取传统方式实施,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了限制。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其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实践目标和场景,从而促使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下面将对情景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一、会计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会计工作的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开展,同时也有着一定的操作技能,甚至需要有多人共同完成。因此,在我国的传统会计教学中会对理论知识比较重视,反而对实践方面比较忽视导致学生对概念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难以进行实践操作。其次,在传统的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的都是板书教学方式,即便使用多媒体方式也只是简单的文字+表格的形式,整体来说还是没有摆脱传统教学限制,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缺少课程的特点,所讲的课程基本上都一样,学生会对此感到无聊或者逐渐失去兴趣[1]。此外,由于在教学中缺少实践性,因此导致学生对很多实践操作内容难以认识,这对未来学生的工作发展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阶段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积极采取情景教学法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近实际的锻炼方式。
二、情景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实际进行情景创设
情景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以教学情景为主实施的教学,这其中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情景创设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找到与实际生活相适应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对教学情景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在日后工作中将情景进行应用。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情景到商场购买电器。教师通过问题设置检查学生的体验和收获。例如,“家电厂的展厅内需要使用56寸的电视,在购买电器以后,家具厂需要怎样进行核算”。学生由于基本上都有购物的经验,,因此在问题提出后他们会很快明白问题的实际含义[2]。家具厂多了一台电视机的相关凭证,账户上的资金少了,然后根据资金情况进行经济实质做账。
借:固定资产—电视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思考方式,并且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理解。
(二)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创设情景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重视起对学生角色教学法的应用。对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场景安排,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工作流程的操作和其他的岗位实践[3]。通过教学情景的设计和角色的扮演,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到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工作内容,并且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情景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各种教学当中,并且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进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来实施教學,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来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例如工作流程图或者账务处理方式等,促使学生能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会计人员工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的各项操作内容,以便于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总之,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新方式,在会计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利用情景教学法,但要注意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基础上进行教学开展,从而促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成为未来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春艳.情景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12-16.
[2]谢燕婷.情景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4(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