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当今新媒体优势日趋明显,逐渐成为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的新载体、新窗口。有效地将数字网络媒体同传统工作模式结合,对学生会的组织发展和职能发挥有着深远意义。
[关 键 词] 新媒体;学生组织建设;学生会职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23-01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加了46.2%,另外截至目前有52.3%的网民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新媒体已融入民众的生活中。现在,大多数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学生会的组织和工作性质决定学生会要时刻紧贴青年思想,因此学生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寻求转型,“新媒体+学生会”的新型格局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一、学生组织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一)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会的现状
现阶段,各级学生组织,致力于建立及时沟通、极速反馈的校园服务体系。以吉林大学学生会为例,校学生会聚焦校内权益保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反馈至学校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微信公众平台职能,增添覆盖面更广、更便捷的学生维权通道。
(二)在当前环境下学生会的主要问题
1.模式單一,方法固化
学生会在工作中要积极参与校园民主管理,保障学生权益。在过去的学生工作中,前期宣传多为线下宣传,海报、展板的布置受到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限制,宣传的互动性和持续性弱,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领作用。
2.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学生会规章制度严格,层级划分明确,但也有其弊端:审批流程繁琐,缺乏顶层和底层直线联系,在部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细节,重于形式,缺失实际意义。
二、学生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建设方向
“新媒体+学生会”工作模式能否成功施行,取决于组织建设的道路选择,下设部门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工作能力。
(一)完成对院级学生组织从具体管理到监督指导的转型
在校、院学生会两级关系上,明确校级学生组织对院级学生组织的指导作用。在开展工作时,校会做好统筹工作,具体工作由院会执行,校学生会进行监督和指导,保障工作的高效进行。找准自身定位,是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校会应跳出执行者角色,承担校内所有学生组织“中枢核心”的职责。
(二)完成从全线下办公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转型
数字信号打破了时间地域限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工作部署上,为提高效率,可将一部分流程通过讨论组交流、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校内工作可以借鉴政府和一些企业,学代会,研代会,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座谈会都可以采用“互联网+”的形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直接参与、直观感受。
(三)完成由活动型组织到服务型组织的转型
现阶段,校级学生会聚焦职能转变,由举办活动转向指导引领,注重校园权益保障工作,学生干部要敢发声、敢作为,学生组织要为学生谋益。权益保障工作的开展要有效利用校级平台,征集校园发展建议。
三、学生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作用发挥
(一)坚守校园思政阵地,引领青年思想走向
1.思想坚定,旗帜鲜明
网络上信息内容繁杂,学生每天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信息,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在自媒体时代,媒体创立门槛低导致内容良莠不齐。学生会是学生群体的先进力量,要以活动为抓手,带领全体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纯洁信仰。新媒体的宣传效果不受制于空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更广大的群体,有益于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2.传播优秀作品,宣传积极典型
校园媒体尤其是学生会媒体,要有鲜明的政治性,传播积极健康的内容,协助学校培养学生爱国荣校、自律自强等优秀品质。其次,校内媒体应当积极宣传身边的“英雄”,树立身边的模范代表,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二)收集学生提案,参与校园民主管理
1.搭建桥梁,上传下达
学生作为学校主体,学校的发展要听到学生的声音。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学生在公众平台上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工作高效化、问题具体化、流程简单化。
2.管理严格,执行有力
顶层设计是工作执行的先决条件,执行力是评估工作的重要指标。监督机制是组织生活必要的行为规范,在媒体化进程中,要把监督机制放到台面上,学生会只有接受批评,积极改正,才能祛除组织内的顽疾弊病,永葆生机与活力。
3.服务学生,真抓实干
权益保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维权渠道费时费力,新媒体为校园维权提供了便捷渠道,减少反应和反馈周期,覆盖更庞大的群体,方便学生随时提议、随时质询、随时监督,切实解决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干部应带着创新精神,投入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新媒体建设应该成为学生会工作的新常态和新重点,从而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引领思想,指引道路,协同广大青年学生,共同投身祖国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2]黄蔚.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J].科教导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