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社会教育》教学课堂现

2017-09-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1300)
  [摘 要] 立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地位及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对课堂进行分析及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034-02
  在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地位与语言、科学、健康、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在不同等的位置上,导致学生对社会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从宏观上看,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现状,我们需要对中职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教育课堂进行思考。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社会教育课堂的现状
  (一)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大而空泛,学生难理解
  在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学习中,学生的反馈目标很难确定,尽管知道要把目标细化具体,可是还是很难把握好。例如,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里的“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这是其中一条社会教育总目标,不难看出都是教条式的,而如何培养幼儿产生爱这一情感,却是从如何爱他人的过程中萌發的。这一目标对幼儿而言,思想境界过高;对学生而言,目标过于大且空泛,难以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实现,因此在设定目标时会进入一个误区,不少的学生乃至幼儿教师会把社会教育的教育目标寄托在一个社会教育活动中,企图通过一个教学活动就能达成。这一现状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难于达成教学目标,并且把活动过程演变成“填鸭式”的情感灌输。
  (二)教材老旧,内容边缘化
  社会领域教育的教材内容相对其他几个领域而言在内容的处理上比较落伍,案例的选材、教学内容的编排、知识点概念的梳理都是当前社会领域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撰写同时需要更新理念的创新点,只有跟上时代的进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接收新的教育理念,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另外,社会教育的内容在处理的过程中会被学生划分到其他领域,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很多技能同时也是健康领域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在处理的时候会产生疑惑,例如,在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教育目标中“逐步确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一定的独立性”,实现这教育目标,在社会教育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会就如何帮助幼儿确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设计活动,可是设计的活动内容往往是需要结合健康领域的教育内容,从扣扣子、系鞋带、穿衣服等生活技能开始,可是学生对两者的侧重点把握不清晰,同样是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康领域侧重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而社会教育领域则是幼儿生活独立性的培养。而意识行为的培养则更难实现,因而会不自觉偏向其他领域的教育而把社会教育领域内容逐渐边缘化。
  (三)社会教育的教育方法重说教而轻体验
  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中了解到,多数学生认为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多、涉及面广,与其他领域教育相比,实施难度大,教学活动如果组织得不好,教学过程就显得无比生硬,突显不了社会教育的灵活性。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很多学生认为社会教育活动无非是对幼儿进行说教,把社会教育当成是一种道理、知识的教育。这种过分强调知识性的学习而忽略了社会教育本身对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培养,很容易形成“单向灌输”的教育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缺少体验、探索,掩盖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最后的结果就是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只停留在对社会规则和知识的认识,而没有真正内化成社会性,难以自觉地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技能与行为。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改变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方法。
  二、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社会教育课堂的思考
  (一)明确社会领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社会领域教育在中职课堂教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学生(教育者)对社会领域教育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活动设计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容易和其他领域混淆。因此需要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对社会教育的认识,社会领域教育是幼儿人格塑造、品行养成的重要实施途径,实施效果直接决定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要担当起社会教育的重任,把社会领域与语言、艺术、科学、健康四个领域放在同等地位,同时,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明确社会教育的价值。
  (二)活动内容的生活性、注意随机教育
  社会领域教育内容过于抽象狭隘,对内容的选取不利于学生掌握,导致对幼儿社会教育的指导过于表面,自身内化不了知识。因此社会领域教育内容选取上可侧重于对生活技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技巧、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学习。另外,除了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外,在教学中注意渗透随机教育在社会领域教育中的作用。由于社会教育本身具有内隐性和长效性的特点,不能马上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选取内容时既要体现内容的主体性,也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幼儿有潜在学习的机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社会教育渗透在其他领域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随机教育的最大化。
  (三)注重发挥教师和环境教育的影响作用
  要真正体现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效性,还需要重视教师和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学生(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教育的有效范本,教育者本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幼儿的向师性和天生的模范能力就反映出教育者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将对其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环境教育对社会教育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可以促进师幼、幼幼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活动组织的空间安排与布置、材料的选择每一件事物都能传达沟通的意图,帮助幼儿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材料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增加幼儿的社会经验,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