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摘 要]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集专业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知识内容多,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该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有效的创新教学理念、方法与途径。
[关 键 词] 电子技术;基础课;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032-01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这门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加上内容多,课时紧,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以下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出的有助于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一、树立“教有所选、学有所用”的教学理念
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该专业领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教有所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尽量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进行二极管的教学时,应以讲清二极管的特点、功能、应用及注意事项为重点,对其内部PN结的形成过程、载流子的运动规律等微观内容则略讲,甚至不讲。在教学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应付考试,而是实实在在有用的。
二、化抽象为具体,多做演示实验
针对电子技术课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形象思维能力低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多做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用一只二极管,两节电池和一只小灯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小灯泡发光;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小灯泡不发光。于是总结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通过实验演示,学生看到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加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演示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三、强化技能,注重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本身是理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将理論与实践一体化,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策略。例如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教学中,光靠教师分析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若是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搭接电路,并按要求测试u2、UL的波形,然后教师再加以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还能大大提高电子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引入EDA技术,采用多元化教学
EDA技术是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它代表了当今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EDA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模式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多媒体辅助、仿真软件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对课程体系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电子技术课上借助Protel、Multisim、EWB等电子仿真软件开展教学,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不仅直观、准确、方便,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
在编码器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编码器的逻辑功能,我用Multisim仿真软件辅助教学,测试74LS148的逻辑功能,根据相应的输入、输出状态来讲解分析编码及优先编码的概念及应用。仿真软件的应用,解决了数字电路难搭接的难题,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供了方便。
以上是我在从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中,总结归纳出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几个方法。作为电子专业老师,想让学生学好电子技术基础,并会应用所学分析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探索实践,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董丞明.现代教育技术[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