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电子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7-09-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 商丘 476200)
  [摘 要] 在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教育过程中,实训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较差,缺乏必需的学习内驱力,厌学情绪普遍,致使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基础薄弱又厌学的中职生。构建一种既能契合现代职业理念要求,又能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教学秘书制;小组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033-01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学习的意愿不强,厌学情绪严重,电子实训课教学效率低,无法完成技能实训任务。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创立了“基于教学秘书制的小组协作学习”实训教学新模式。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信息论则要求信息流能够在师生、生生间顺畅传递;控制论要求教师要借助教学秘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协同论则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能的兴趣。这便是我们构建“基于教学秘书制的小组协作”实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建立动态的教学秘书制
  为了破解教师示范演示能见度小、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效掌握关键细节和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管的难题,我们在电子实训教学中建立了动态教学秘书制。以45人班级为例:教学秘书制设教学秘书长1人,教学副秘书长2人,教学秘书6人,12个教学秘书助理。教学秘书助理为各小组组长。教学秘书长和教学副秘书长应是班内学习尖子和操作技能能手,老师课前通过示范和个别指导,首先教会三个秘书长,让三个秘书长熟练掌握各项实训技能和操作要点,课上由三个秘书长深入组内示范指导各个教学秘书和教学秘书助理,最后再由各个教学秘书和秘书助理指导本组内组员,最终达到全班同学人人熟练掌握技能、全部达标的教学目标。每个实训项目的秘书助理、秘书和秘书长的选拔是动态的,以理论扎实、技能熟练为原则,以自主报名、赛场竞技、竞争上岗为抓手,构建民主、合作、竞争的动态秘书制实训教学模式。
  二、根据班级特色进行个性化链式分组
  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分组原则,把全体同学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两个中组,每个中组分两个小组。每个教学秘书长负责一个大组,每个教学秘书负责一个中组,教学秘书助理负责小组。教师在进行分组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首先让学生自己自由进行组合,减少因意见不合而不合作情况的发生,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微调,尽可能让每个组的成员团队中都有能胜任小组合作中所需的角色人物,“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把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养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三、落实教学秘书责任制,让知识和技能在层级间有效传递
  在电子实训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秘书制为基础,建立教师、秘书长、秘书、秘书助理、组员的层级结构,实行“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教学任务责任制,让知识和技能在层级间进行传递和链式放大。教师一周前把实训任务、实训操作的相关视频、项目实训的注意事项和实训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等上传到QQ群,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课前还要对教学秘书长进行针对性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训项目的理论和技能。在知识和技能的层级传递过程中,各层级负责人要注意从层级内成员对知识、原理、步骤、现象等的描述中发现知识缺陷,还要从他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努力寻找实训操作的难点和学生容易犯的操作错误,并逐级上报汇总,以便于在实训教学中注意加强针对性指导。
  四、及时开展评价、交流和分享
  评价、交流与分享是小组协作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环,评价以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老教师点评以激励为主,特别要注意发掘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进步点、闪光点并给予表扬,要通过点评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交流与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自发地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让学习得到延伸和升华,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教学秘书制的小组协作学习实训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动态秘书制極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学生的学习有了持续高昂的内驱力;小组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合作习惯;学生熟练掌握了各项目操作的技能,切实实现了实训教学的目标;学生交流、沟通、“说”等关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学生幸福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大卫·W·约翰.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宋涛.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