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利用影视资源让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天空更灿烂

2017-09-0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福建省福鼎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福鼎 355200)
  [摘 要] 优秀影视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服务,这也是一种有效而又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从课前组织预备、新课导入、课堂情境创设、课外延伸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影视资源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另一个理想的、可操作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
  [关 键 词] 影视资源;中职旅游地理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174-02
  通过近几年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实践,把优秀的影视资源运用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以促进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是具
  有现实意义且有挑战性的课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次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一种转变。利用影视资源来为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服务是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教学实践探索。下面从课前组织预备、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课外延伸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影视资源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前组织预备营造课堂氛围
  影视资源是集影、声、形、色、情等一体的反应人类自然、人文的独特的“语言”,它可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影响,具有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据实践表明,中职生普遍对影视资源有着较好、较快的反应,学生可以迅速地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更自觉地安静下来做好课前准备。如何比较好运用影视资源让学生较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呢?第一,教师课前要准备3~5分钟的影视资源片段在上课前播放。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光盘或自制自拍等各种不同来源的影视资源。第二,影视内容可以不同,但必须健康向上,要适合中职生特点,选择高质量的影视视频。第三,该影视资源最好能完整地表达某一方面的事物或现象,它可以是实事新闻,可以是自然风光,可以是人文精髓,等等。
  二、运用影视资源实现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导入新课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新课的传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学习兴趣是中职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动机和兴趣,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影视资源可以用它独有的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它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自然奥妙、人文现象往往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引擎。所以利用影视资源导入新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讲授《东北旅游区》的第二课时,选截了长约2分钟电视集《康熙大帝》中有关康熙皇帝建设承德避暑山庄的影视内容引入新课,并问:“当年康熙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在北京郊区修建行宫,而要在偏远的关外修建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避暑山庄呢?这个问题可以从清初的三藩之乱说起……”这样先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使接下来的介绍避暑山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又如,在讲授《西南旅游区》概述时,我利用影视《徐霞客》中的有关石灰岩岩熔地貌探索的内容引入新课,为讲授和学习新的知识的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运用影视资源辅助完成教学三大目标
  (一)诠释地理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地理事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费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旅游资源欣赏》这一节中的“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园林”时,我选取了文化专题片《中国园林》中的“颐和园”作为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以“苏州园林”为南方园林的代表让学生观看,讲解总结中国南北方园林的特点和区别,我国的北方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配以苍松翠柏,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特色;南方园林以黑白为主调,借助光影艺术,呈现素静、淡雅、温和之美。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本知识点并记忆深刻。又如,在讲授《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岩熔地貌时,我选取了广西旅游宣传片《漓江》中的片段,该片段主要反映了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其中作为美丽的自然景观最有名气、最令广大旅游者喜欢的莫过于从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两岸的一段。这一段山体表现的是热带多雨地区,主要是雨水冲刷石灰岩山体所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在长期地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峰林、峰丛、洞穴等典型岩溶地貌,尤其是漓江从喀斯特地貌中间流过更是相映成趣。这样既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地形态特征同时也解决了其成因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
  (二)创设情境,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学习它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很多学科的课程,也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但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基础知识和阅历十分不足,很多地理现象难以理解,在无法实地考察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中的场景片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对中国旅游地理认知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我国旅游资源中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我选用了三段影视视频,第一段是新疆维吾尔族人传统的开斋节;第二段是我国藏族同胞的藏历年;第三段是我国东北的冰雕节。让学生观察三地人民服饰文化上的区别,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有:维吾尔族人传统服装是宽大的长袍,因为新疆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温带沙漠地区,宽大的长袍主要是适应本地炎热干旱的气候;我国东北人冬季习惯穿毛皮做的衣服主要是适应本地寒冷的气候;我国藏族人民的长袍腰间总是喜欢挂一只袖子是为了适应温差大的气候条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等地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解释人文或自然现象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