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较支持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同样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是教学质量关系高校和学生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26-02
教师应该做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只有构建了正确的、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让学生在高职教育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
一、明确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功能目标
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体系建立的基本目标就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国家各个行业的基本要求,让学校内外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文化的同时,学会一门专业的技能,用来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改进人才的培养计划和提高人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保障其他教学质量活动的基础。由于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各不一样,受到地理环境,行业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学质量体系的保障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首先就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符合学生特征的具体学习目标。
例如,山西省的高职院校矿业类比较多,很多学生在接受完高职教育之后会在当地就业,教师和学校考虑山西当地的实情,由于煤矿业比较发达,教师就应该考虑到当地的职业发展规律,在教学目标的安排上侧重于这一部分,确定大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确定每一堂课应该有的小目标,只有将教学内容与课堂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课堂的目的,并且带着任务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上课的激情,达到明确教学质量体系的功能目标。
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结构
教学质量保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仅仅凭教师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需要学校内部的每一个职能部门和所有的员工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履行保障教学质量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质量做到最好。在之前的高职教育中,教学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计划上课程过多,导致学生将较多的时间花在了理论上,专业学习的时间太少。同时,考核方式也过于传统,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教师应该考虑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丰富考核标准,让学生真正学会实际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能力。
以高职教育中会计这门专业为例,在之前的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看作重点,课堂上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但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会计模拟实习的时间。学生在毕业之后虽然理论成绩不错,但是实际操作确是另一种情况。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并不顺利,没有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考虑改变教学模式。将课程理论学习的时间缩短,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会计模拟实习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有效率地掌握技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快,也能让学生在以后就业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三、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动态实效
高职教育在教学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教师对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监督、监管都不严格,教学质量要求不高。教学观念也非常落后,缺乏实际的职业能力,没有办法培养出高水平的高素质学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多学校都只注重了教学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学的结果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教师忽视了社会对实践能力的反馈意见,这种情况导致高职教育没能达成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社会适应的发展。
虽然是高职教育,教师也应该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明确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教学监督,确保学生完成自己布置的教学任务,严格要求。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只有加强教学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的要求,学生自然就能对学习产生动力,激发热情。
四、拓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化内涵
质量文化是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灵魂,想要发展好高职教育,构建一个完美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就必须培育和发展一个学校独特的质量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到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身上,更要体现到院校学生的学业上,学校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和良好的运行需要所有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教育者不断加强自身的质量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将这种意识深刻地贯彻到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才能成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质量文化。同时,作为高校孩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推行质量文化的建设活动。在校园内开展多种以质量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例如,在质量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开展运动会、辩论赛、文艺晚会等,用多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用多样的形式来宣传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文化,例如以“高职院校的重心在哪里”为主题进行演讲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演讲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演讲的主题就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学生就会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推动力,自身的教学质量意识肯定也提高了。同时,这种活动还有利于教师接受新的思想去改变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将更加新颖的思维贯彻到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五、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测机制
目前的问题主要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都比较落后,不够完善。其中主要有教学过程的监控不够平衡。和许多的学校一样,高职院校非常注重课堂的教学,对学生书本的教学质量要求比较严格,但是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相比,在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监控的比较少就会缺乏锻炼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些问题,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粗放,评价过程中没有吸收社会其他人员的参与,就使得评价显得比较单薄,学生出去就业没有优势。同时,学校的质量监控范围也比较狭窄。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素养也比较放松,在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上缺乏有效的办法。这对即将就业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