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品牌的关键载体,是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根本途径。结合多家高职院校“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经验,系统梳理和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定义、内涵、特征和类型,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构建思路和建设内容,为“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专业群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30-04
一、引言
专业群建设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办出特色和品牌的关键载体,是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根本途径,一直有国家政策作为支撑和引导。
“十三五”期间,以建设专业群为核心,打造品牌专业群将是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建设和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十二五”期间的专业群建设存在思路不清和经验不足的难点。
因此,总结和剖析了专业群相关概念、设置原则和“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案例,梳理了专业群的构建逻辑和建设路径,为高职示范(骨干)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一般高职院校和新办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家相关政策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两部共同发文《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選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点、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同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点,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件中要求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提出:“根据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科学定位,使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三、专业群的定义、内涵、特征及类型
(一)专业群的定义
专业群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1]。专业群的定义在不同文献中均有提及[1]-[5],核心含义为:高职院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重点或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由若干个技术基础、职业岗位相近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合)。
(二)专业群的内涵和特征
目前,对专业群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6]:一种观点强调专业群的相同和相近性,另一种观点强调核心专业的带动作用。根据这两种观点的核心含义可将这两种观点分别命名为“相近论”和“合力论”。“相近论”强调专业群中的各专业之间具有若干个相同的工程对象,或者若干个相同的技术领域,或者若干个相近的学科基础,各专业之间具有师资、实习实训条件等共享基础。“合力论”则强调通过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整体发展,专业群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专业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能力。
与普通高校的学科群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强调专业人才培养对岗位群的适应性和职业迁移性,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性[7]。因此,除了上述两种主要观点,也有研究者对专业群的内涵认识提出了第三种观点:岗位群对接观点[6]。这种观点认为专业群的建设要植根于职业岗位(群),与职业岗位(群)保持一致性,尽可能覆盖整个行业岗位群,强调按照岗位群变化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
专业群的定义和内涵内化出专业群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领域;二是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5]。
(三)专业群的类型
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案例,专业群的主要类型有4种,分别为双核心型专业群、单核心引领型专业群、单核心辐射型专业群和协同发展型专业群[1-5],从内涵意义来看,第2和第3种可归并为一种。
1.双核心型专业群
双核心型是分别以两个专业为核心专业,各自带领几个非核心专业,形成平行发展的两个子专业群。
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服务学院,基于企业价值链的实现需要,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专业,下带商务智能、商贸信息管理、品牌管理、会计4个专业形成信息技术服务子专业群,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技术人才;以物流管理为核心专业,下带国际商务、连锁经营、客户行为分析3个专业形成商贸实体服务子专业群,为企业外部顾客满意度提升提供技术人才。这两个子专业群平行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企业经管专业群,共同服务企业内外价值链的实现。
这种专业群类型能避免优势专业独占资源、非核心专业动力不足而发展滞后的现象,使各个专业能平衡发展。不足之处是教学资源容易分散,需要经常进行协调和沟通,而且由于竞争的存在,容易产生矛盾。
2.单核心引领型、辐射型专业群
这类专业群以实力强的重点专业为核心,将具有关联性的专业聚集起来,借助核心专业的优势,带动非核心专业的发展。
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数据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带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其他专业的建设,形成数控技术专业群。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市场营销为核心专业,以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专业为支撑形成企业经管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