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慢慢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主要对移动化教学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关 键 词] 移动学习;教学理念;职业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011-01
微课作为移动化学习的典型形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职业教育中,以移动和教学理念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进,将微课等新兴的学习模式引入教学之中,实现教学与现代移动设备相结合,打造移动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有必要围绕移动化教学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在移动化教学理念下,以职业教育课程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库为基础,应注重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一、职业教育教学课前学情分析,合理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主要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直观感受对学生进行分析,由于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在课前教学准备中运用移动教学理念,通过课前学情分析,对教育目标予以优化。具体如下:
1.教师可以借助职业教育课程移动平台查询学生的历史成绩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在了解基本的学情信息后,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再通过该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课件、微课视频以及预习测试等内容。
2.学生通过平台获取预习资料后,可以在平台上与其他学生讨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预习测试并提交到平台上,交由教师检阅。
3.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讨论以及预习测试的完成情况等,教师应制订出适当的教学方案。
二、高度重视课堂环节中师生互动,有效地促进知识由外而内的转化
在课中,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讲课和提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智慧课堂教学对其做出了很大变革,借助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入教学课题,并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学習情境,例如,采用预习反馈等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预习内容对学生提问,或由学生通过演讲展示预习成果,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点解答学生的疑惑,弥补学生薄弱的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2.利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可将学习探究的相关任务和要求上传到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完成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互相配合,最终获得探究成果。
3.利用平台的反馈评价功能,及时给予反馈。在评价反馈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平台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所提交的测试练习及时评价反馈。
4.能力提升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探究和随堂测试结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补充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微课开展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移动教学理念强调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合理地将微课等引入到职业教育教学中去,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从而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具体如下:
1.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再是统一的,其课后作业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后,为其制订合适的复习资料。
2.学生在完成自己的课后作业后,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将作业上交给教师,平台可以自动批改客观题,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将批改主观题的过程录制成课程视频,让更多的学生知道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
3.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自己的作业批改视频,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向教师提问,在与教师同学进行探究讨论后,进行深入总结,并将自身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改进接下来的教学方案。
移动学习是学习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这种学习方法极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现代化、高素质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翠荣.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李翔,田卫辉,王颖.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8):233-234.
[3]董奇,范新龙.移动化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