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7-10-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两支重要队伍,加强“双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阐述高职院校选聘兼职教师的素养标准和分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实践探索的特长、加强专兼职教师间的合作四个方面就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效益,完善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学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7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七条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十分重视“双师”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轮流安排专业教师到实验、实训、实习基地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提高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另一方面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尽量让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教授实践技能课程,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都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队伍,而且,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兼职教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他们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现。因此,客观分析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正确认识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的意义,对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师资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笔者在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中,就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院校选聘兼职教师的素养标准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充实自己的教学团队,可以有效组合多样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结构,提高育人成效,增强社会影响力,树立行业标杆。对兼职教师的选聘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定的准则要求,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热爱职业教育,持有上岗证书,即持有配备同等教学能力的资格证书。其次,能独立胜任专项教学任务,并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最后,专业技能过硬,能完满胜任相应的实践指导工作。高职院校选聘兼职教师的范围很广,校内或校外;退休的或在职的;企业的或事业单位的;从事技术工作的或管理工作的;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或名家讲师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兼职教师选聘资源的丰富性能促进学科间的交流整合和校园的文化建设,能为高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兼职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对兼职教师的选聘虽有一定的素养标准,但因兼职的特殊性和实践技能课程考核的多样性,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兼职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不固定坐班,随意性和流动性很强,师生间课后接触很少,缺少较多的交流和沟通,教学过程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反馈处理,往往造成教学进程缓慢,教学成效下降的现象。另外,兼职教师招聘范围虽广,但方法单一保守,聘用程序复杂,导致想要的人员进不来,来了的人员又缺少优胜劣汰机制,很难满足不断变化的正常教学需要。
  (二)兼职教师的重要地位尚未确立
  因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偏差,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地位尚未确立。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聘用、培训、考核、评定体系,缺少对其系统的岗前教学规范培训,导致出现课程教学随意性大,因材施教和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另外,学校对兼职教师的薪酬缺少制度依据,导致其利益没有稳定的保障,影响其教学的积极性。
  (三)没有形成健全的兼职教师管理评价体系
  兼职教师的资源优化配置不到位,对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观点无法合理有效协调平衡,致使兼职教师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兼职教师潜力没有充分调动,甚至造成人才流失,因后备师资不足,影响教学进程的被动局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缺少长期、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评价体系,加上资金投入的限制,导致兼职教师队伍组织结构、功能定位、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方面管理不到位。
  (四)兼职教师自身的角色认同感不强
  目前学校聘用的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企业,这些人员一般都具有双重身份。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又缺失对兼职教师管理的内容,导致职能部门无法对兼职教师实施有效管理。兼职教师原单位的环境与学校育人環境有较大差异,很容易产生不适应感。加之兼职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不足,无法真正融入学术性较强的职业文化教学中,造成对自身身份认同困难,产生角色疑问。
  三、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有效管理的实践
  (一)优化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组织建设应实现开放性、多样性和多元性。建立系统化的团队组织管理体系,规范落实各项管理文件,做到针对性、合理性、专项性。
  其次,要做好专兼职师资队伍间组织系统的平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履行好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组织承诺,建立起完善的薪酬支付规章制度;加大对兼职教师的激励力度,扩大团队建设,增加兼职教师人员数量。
  最后,明确兼职教师的教学定位,加强师资群体间的有效沟通,明确专兼职教师的职责,创建合理健全的师资组织架构和分层管理体系。做好学校教学师资安排的统筹协调工作,专兼职师资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保证正常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二)完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体系
  1.做好兼职教师的选聘工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