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三个规律”的要求,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该重要讲话,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了它们在三个规律之下的三种身份,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三个规律;高校辅导员;三种身份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72-02
学习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遵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学生实际,使教书育人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规律是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哲学范畴,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必要和稳定的联系。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看,客观性是规律的基本特征,即每一条规律都具有客观性。具体而言,规律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相反,人类的意识及其实践受到规律的制约。无论人们是否承认,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以某种方式发挥作用。高校辅导员工作任重道远,不可随意而为,而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三个规律”的提出,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增强高校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性。
一、高校辅导员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的践行者
思想政治是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基石,思想政治的规律历久弥新而又与时俱进。“历久”要求党务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了解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将讲话精神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和科学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刚性要求,也是思想意识捍卫精神重地的现实要求。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北京市各高校在思想引领和价值观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则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力、带动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弥新”则要求党务工作者严格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推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地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另一方面,更应当从时代和实践发展视角探索高校思政育人的方法,针对学生工作的特点,党务工作应做到着眼基层,常做常新。真正把握社会脉搏,了解师生需求,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不断深入对现代传播技术的研究应用,探索更适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拥有扎实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党务工作的开展重点集中在党组织,应当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不懈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壘的作用。有效地在师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和师生成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高校辅导员是新时期教书育人工作的探索者
教书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成长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教书育人的规律在于实事求是,以身作则。要遵循提出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四个统一”原则,指引教师自觉践行“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使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教育者、教书者、育人者,教书者必然育人,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双重角色。
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每一位教育岗位的工作者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顶层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思路、教育实践、教育方式等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全面开展、全面落实,完成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这对高校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要求。
高校教师应当立足课堂求有效,关爱学生促发展,应当注重自身思想信念和学术修养的共同提高,自身“钙”精神不可缺失,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将思想价值核心带入课堂,融入专业,不仅“言传”而且“身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教学过程有营养,学生群体能奋进,学风校风创优良,积极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积极传播者。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应当遵循学生思想引领和行为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崇高理想和脚踏实地。
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第一堂课教学的同时,重视第二堂课的教育功能,创建社会主义新风尚,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为了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要继续探索新的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发扬“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断探索如何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相结合,不仅教育学生成长,而且关心学生生活,使思想教育工作润物无声,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