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浅析

2017-10-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是一个汇集了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教学能力、教育技术能力、高等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内容的综合教学概念,介绍了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5个因素,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在培训程序、教学意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更新观念、系统培训、激励引导和硬件保障方面的策略,希望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76-02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合理地安排教学所设计的各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信息教学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信息化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是一个汇集了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教学能力、教育技术能力、高等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内容的综合教学概念,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因素如下。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
  虽然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使用计算机和课件辅助教学,但用真正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造教学并没有在教师中达成共识。信息技术的使用仍处在初级阶段,顺应信息化社会和学生需求,改革课程建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意识没有扎根于教师脑海。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培养和评价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素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价、教学方法运用、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等。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提供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支撑。信息化背景下开展的教学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发和设计海量的适应学生课后学习、团队学习甚至是完全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学需要。
  (四)信息化硬件条件建设
  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生产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十分便捷,但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使信息化教学面向人人、面向处处、面向时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信息化设备、信息化平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队伍等在内的硬件保障条件建设至关重要。
  (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教师考核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基本没有提及或者没有占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建立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考核与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没有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通过对几所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和调查,同时综合分析兄弟省份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笔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获取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呈现以下现状。
  (一)培训较少,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
  各学校虽然重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但效果还不甚明显,没有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的。在培训时间上,有近七成的教师参加过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但培训时间超过两天的不到五成,超过一周以上的不到两成。大部分是靠教师业余时间自学。在培训内容上,更多的是一些课堂教学中常用的Office等办公软件以及Flash、Photoshop等媒体处理和动画制作软件的培训,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运用等的培训较少,结合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就更少。
  (二)教师认识不到位,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意愿不强烈
  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仅仅只是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没有从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等方面去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和利用大数据等能力。加之一些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不足,认为信息化教学是增加了教师的额外工作量,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信息化教学存在抵触。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社交软件等辅助教学,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策略,科学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课程的设计没有整合信息技术,对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运用没有转化成为信息化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一些零碎的信息技术,仍然坚持教师主导,没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资源建设和获取能力不足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辅以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源主要是采取三种方式:(1)直接从互联网下载,且不加任何修改;(2)用教材自带的光盘,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二次加工;(3)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形式单一,主要内容为文本和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较少。近年来,国家很多学校大量投入经费,制作了一批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学习课程、微课等学习资源,很多学校还引进和制作了一些“慕课”学习资源,但这些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